
日前,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再次强调,我们发展经济,最基本的还是保障就业,不断增加百姓的收入。在此前许多次会上或考察中,他都反复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更看重增长背后的就业”。各项经济指标中,“就业”始终是李克强总理最关心的经济指标之一。(6月12日新华网)
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2015年中国的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2015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也将更为严峻。
但我们看到,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中往往注重的是经济指标,政绩的考核也是以经济数字的GDP论英雄。在这种政绩观的驱动下,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GDP数字,不惜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甚至在GDP数字上大肆造假。
发展是硬道理,民生是落脚点。”诚然, 实现经济GDP的增长固然是很重要的政绩,但真正的发展应该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除了数字指标外,还包括经济与社会、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还应该是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
就业是民生之本。百姓就业事关千家万户的和谐、小康,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拉动内需等都无从谈起, 就业的压力不仅使失业者难于进入小康,而且也危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是夯实社会和谐的基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执政党赢得民心的根本。国外许多国家政府都是把扩大就业作为优先目标,而不是把经济增长作为优先选择或者唯一目标。一些政党甚至在竞选时就把降低失业率作为一项重要承诺,以此来争取选票。
天下最大的事莫过于民生,轻视或忽视民生问题的政府不是称职的政府,不可能全面得到人民拥护。“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一个执政为民的政党及其领导下的政府,绝不能对这样百姓就业这个重大问题漠然视之,必须明确就业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把就业工作纲入政府的政绩考核,能有效促进我们的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时刻把提高就业率作为维护和实现群众的利益,作为创造政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都应算一算政治帐、民心帐,将就业稳定和就业增长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政绩考核的最大“硬指标”。同时,加强监管体系的完善,防止一些地方政府从“唯GDP观”到“唯就业率观”,在就业率上“注水”。只有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让更多人实现就业,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才能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稿源:荆楚网
作者:朱海滔
(作者:姬学涛)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