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孙家留:精准扶贫要落在“准”字上
发布时间:2015-07-15 11:26:50来源:荆楚网

  今天上午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在湖北省洪山礼堂举行报告会。报告会结束后,随即召开了全省扶贫工作会议,省委书记李鸿忠作重要讲话。李鸿忠书记强调学习文朝荣精神,学习贵州扶贫经验,打赢湖北精准扶贫攻坚战,确保“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李鸿忠书记对全省干部扶贫工作的寄语,鼓舞了全省各市(州)、县、区领导干部的士气,为各地区的精准扶贫指明了方向,为湖北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增强了自信心。

  为何为出现“精准扶贫”这一词呢?精准扶贫与粗放扶贫是相对的。以往我们的扶贫工作较偏重于粗放扶贫,这是一种“漫灌”式的扶贫,结果实施的效果不尽理想,而且效率低下,有时会导致人情扶贫、关系扶贫以及“年年扶贫年年贫”等现象。所以,有人提到为什么不直接到村到户呢?于是,“精准扶贫”也就应运而生了。

  如何整合扶贫资源,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呢?笔者认为,起点要“精”:只有做到精细,落脚点“准”,找准贫困“病状”,下准治贫“药方”,才能促使扶贫工作由粗放向精准转变、从“漫灌”向“滴灌”转变。

  另外,贫困根源要摸的“准”:要想精准扶贫,首先要面对“为什么贫困”这个问题。贵州省赫章县海雀村支部书记文朝荣在带领村民脱贫中,首先就找准致贫的根子,“开荒开到边,种田种到天”,毁林开荒致使海雀村越来越穷,越穷越毁林开荒,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他提出“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的思路,从种树开始,逐步改变了海雀村的面貌。

  湖北省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也要从贫困根源上入手,先号准“病因”,方能“对症下药”。派出的扶贫工作组首先要做好摸底工作,摸准致贫根源在哪,让扶贫工作不再有盲点。底子清,情况明,才能为精准扶贫奠定基础。

  其三,发展思路要谋得“准”。谋划发展思路是精准扶贫的关键。湖北省要学习贵州精准扶贫经验,谋准扶贫思路,谋划的思路要与具体实际结合得“准”。以大别山区为例,大别山区是革命老区,有着良好的森林覆盖率,生态环境良好,但是依然有许多地方属于贫困地区。大别山区精准扶贫可以结合实际,从开发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入手,规划好旅游业这条发展思路,以旅游业带动山区精准脱贫。湖北有着“千湖万林”之称,其他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也可以借助同样的思路,并结合各自实际,谋划好、谋准发展思路,助力脱贫致富。

  其四,扶贫措施要用得“准”。精准扶贫的归宿点是“用得怎么样”,即项目实施怎么样、资金用得怎么样等等,说到底就是一个字--“准”。项目投资准不准,有没有真扶贫;资金到位准不准,有没有及时到位;扶贫措施的落实准不准,至关重要。湖北省要完善精准扶贫机制,就要加强扶贫措施实施的“精准度”,强化责任,加强落实,引进高效且切合实际的扶贫项目,监督扶贫项目的方向,确保扶贫项目投资一定是为扶贫而来;加强资金保障,扶贫资金一定要及时到位,确保精准扶贫的强有力实施。

  精准扶贫是有别于以往扶贫的一种重大改变,其内容更加科学、合理、切合实际,湖北省委省政府应该加大精准扶贫的落实力度,用“准”字方针,推动全省贫困地区脱贫,真正做到“不落一人”。

  稿源:荆楚网

  作者:孙家留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