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吴点墨:潜江“管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发布时间:2015-08-12 15:28:29来源:荆楚网

  去年的曹禺文化周让潜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春平感觉最轻松:“政府花钱最少,效果最好。过去‘办文化’,节会由政府‘一手包办’;现在政府‘管文化’,放手将节会交给市场。操盘手的轻松,源自政府角色的日渐清晰。政府腾出手来干啥?抓文化硬件配套,抓传统文化传承,抓精品文化生产,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8月11日荆楚网)

  从戏剧文化,到歌舞文化,从吃文化,到玩文化,大师曹禺的故居潜江最不缺的就是文化。但在这林林总总的文化之中,最让笔者感到“惊艳”的,当属该地政府对于文化的管理。在此暂且称之为潜江“管文化”。

  如果把潜江文化比作一桌大餐,戏曲、歌舞、博物馆、民间绝活、龙虾节便是一道道生猛鲜美的“食材”,“管文化”就是一罐雪白的“食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难为“无盐”之炊。若没有潜江“管文化”这个“食盐”来提鲜、提味,再稀有珍贵的食材也无法变成让人望之垂涎、食之忘返的珍馐佳肴。

  管理文化产业是每个地方政府的应负之责。从现实情况来看,有责不负的没几个,胡挑乱担的“傻把式”却是不少。譬如红河州哈尼稻作梯田系统,这个被赞为“凝视山神的脸谱”的绚丽文化就随着错位的旅游开发而遭到破坏。在“焚琴煮鹤”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和商业资本共同充当了“操刀手”的角色。

  无论从哪种意义上讲,政府之于文化产业都不能是“王婆养鸟——越养越小”,而应该是“郭橐驼种树——越植越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像湖北潜江那样,把“管文化”当成一种文化之外的文化来看待、来珍惜、来发展。

  潜江“管文化”的巧妙在于“四两拨千钧”,而政府“非事必躬亲”。过去潜江也曾奉行“政府搭台、文化唱戏”的模式,但到头来政府累得不行,甚至还抢了文化的“戏份”。现如今,“搭台”的“体力活”交给了社会,政府只抓配套设施、抓服务体系、抓文化传承。如此一张一弛,反而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像“食盐”之于“食材”,不放盐不行,盐放多了更不行。

  潜江“管文化”的精妙在于“精耕细作”。中华文化浩如星海,出过大师的地方不胜枚举,但能将“故里之名”转化成生产力的却屈指可数。潜江做到了,方法就在于把各种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一个个挖掘出来、包装起来,将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八方游客。这也就是说,光有文化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善于开发、利用,否则就只能是“抱着金饭碗要饭吃”。

  我们在欣赏绚丽多姿的潜江文化、在为之喝彩叫好的同时,也应该顺道关注一下背后的管理文化;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还须为默默无闻的“盐巴”点个赞。总而言之,既看热闹,又看门道,才能将潜江文化看得更彻底、更全面,我们才能不虚此行。您说对吗?

  稿源:荆楚网

  作者:吴点墨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