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季节秸秆焚烧是产粮大省河南每年都会遇到的问题。今年,河南省尤为重视秸秆禁烧工作,来自官方的消息,河南省政府今年成立了9个督查组督查禁烧情况,每出现一个火点,省财政扣拨所在地县(市、区)财力50万元。因秸秆禁烧不力,河南10多个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被集中约谈,国家级贫困县周口市太康县更是因此被先期经济处罚2000万元。(10月14日中青在线)
或许你听过这样一句俗语“花钱消灾,只要是钱能办到的事情,都不是大事情”。诚如报道中的国家级贫困县周口市太康县,因为治理秸秆禁烧不力,除了政府主要负责人被集中约谈,更是因此被先期经济处罚2000万元。如此罚款看似对违规烧秸秆已是很重的处罚,平息了事态发展。但也难免产生诸多疑问,先期的重罚款,会加倍罚焚烧秸秆的农民吗?烧秸秆这样污染大气的“坏事”,罚款2000万是否变成了地方政府的“好事”?2000万烧秸秆罚款,“羊毛”将出在哪?是种地农民赚了,还是谁赚了?难道对烧秸秆罚款,是“禁烧”已到“技穷”?
其实,说到秸秆焚烧,它在农耕文明中自古有之,过去农村家家炊烟袅袅,大锅灶一年到头要吞噬若干秸秆。然近年来,焚烧秸秆已成丰收季节最令人头疼的“附属品”。禁烧势头年甚一年,无论是市委书记田间地头跟烧秸秆“死磕”,还是“史上最严”禁烧令下,亦或是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层层施压,环保、农业部门严防死守,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依然会不时出现烟雾围城的窘况。是我们的宣传力度不够,还是老百姓的素质太差?是惩处的力度不够,还是监管不力,措施不多?笔者以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禁”与农民的利益相冲突,而监管部门或许是过于关注对“人”的强力处置,有些忽视给“物”以恰当的归宿。
农民为什么要烧秸秆?他们愿意烧秸秆?答案非也。焚烧秸秆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影响土地质量、被秸秆烧过的土地不利于作物的生长,这个谁都知道。重要的是,这个秸秆问题,光靠年年宣传,岁岁看守,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处理方法。解决农民烧秸秆的问题,严格处罚农民、罚款政府、“摘掉官帽”固然是一些路径,但如果没有创新治理思路、疏堵结合并举,统筹运用政策、制度、行政、技术等多种手段,要真正解决好秸秆禁烧工作,无疑是,年年搭台禁烧,年年“好戏”上演的“猫捉老鼠”游戏。
禁止秸秆焚烧的不给力,从另一个侧面也折射出当前一些地方农村管理,喜欢做表面文章、急功近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一大问题。试想,每到禁烧期,各地便采取“禁烧”的强制手段,并对燃烧秸秆者进行教育直至追究责任等严厉的处罚。而面对着可能的严厉处罚,许多农民依然不顾“禁令”一“烧”了之。难道没有想过,秸秆燃烧只是农民的错吗?从收割到播种,时间非常紧迫,如果不及时处理秸秆,下一季的收入呢?“付之一炬”,的确是下下策,谁又给他们“最好”办法,想出最好“上上策”?关键是谁来为用电用煤气替代下的秸秆累赘想到更好的办法,而不是“最严禁令”、高额罚款。
秸秆焚烧将会对空气污染、人民生产生活等带来极大的危害,这个地球人都知道。但要真正实现秸秆焚烧从“禁”而不“止”到“不禁”而“止”的状态,尤须处理好多方利益,并在在利益处理衡量过程中,不要只停留在口头上的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停留在纸面上的秸秆综合利用宣传,而要维护农民的利益是不可逾越的,正确地处理好和农民的关系,借助市场的力量,依托规模化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等,建立科学合理的秸秆收集贮运体系,提高比较效益,从根本上解决烧秸秆。相信农民有了“获得感”,才会有动力自觉参与其中,实现秸秆“零燃烧”。
稿源:荆楚网
作者:余志勇
(作者:蓝镭)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