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沿滩新城龙湖远达社区今年1月份成立的社区“道德银行”,把居民在社区的优秀道德行为兑换成一定的积分,量化而成“道德币”存入个人账户,居民可以凭账户内的道德资产争先评优、兑换奖品和换取服务。目前,这家“道德银行”已经有接近1000人开户,长期活跃储户达数百人。(10月19日《华西都市报》)
近年来,各地屡有建立道德银行之新闻见诸报端,但似乎均以失败而告终。“道德银行”之所以难以持久,虽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关键是“道德银行”实则是倡导做好事要得到回报,这与学雷锋的精神相背离,难有生命力。
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行为准则和规范,表现为良好的行为操守和品质修养,乐于奉献是其本质核心。因而,道德具有单向的特点,往往与个人私利及功利色彩不相融合,不可等价交换,也无须渴求回报,更不可赋予其商品化的属性。采取道德银行存折里的“分值”兑换现实生活用品的作法,却有违道德的本质,往积极方向说是对道德的挤兑,往消极方面来说有玷污道德之嫌。
我们来看一下,刺激奖励做好人好事的方式本身就存在问题,道德行为本就是不求回报,是属于个人修养、品质的自然流露,道德银行仅仅是数字上的积累,对于个人的道德品质提升却无本质提升。何况,湖远达社区专门为“道德银行”制定了实施方案和积分细则,将社区居民分为党员、群众和儿童三类来确定分值,更让“道德银行”染上了“三六九等”功利色彩。
做好事是人生的一种修养,是一种精神体验,达到了这种境界的人才算是有道德的人。有人说,道德是金子,倘若金子变成了资本,就叫伪道德了。所以,只有当道德真正成为民众精神味觉上的一种愉悦时,道德才算真正回归了它的本来面目。
此外,谁有资格给存入的道德打分?谁有道德识别力和公信力来公正存入的道德具有社会价值?这样的评判和“存款”无疑仅仅停留在一种道德“游戏”上。想要真正挽回公德的做法,还是离不开政府行为的高尚,离不开司法的公正,离不开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而不是靠经济化行为的“道德银行”来匡扶。
稿源:荆楚网
作者:谢晓刚
(作者:杨虹磊)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