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喊了多年的“减负”始终无法真正落地,反而催生了越来越多的“虎妈”和“狼爸”,吊诡窘境背后的真正根源还在于教育资源不均衡,以及应试教育不曾被瓦解。教育部日前下发的一纸“指导家庭教育”的意见引发广泛讨论。该意见指出,家长要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对孩子因材施教。切实消除学校减负、家长增负,不问兴趣、盲目报班,不做“虎妈”“狼爸”。(10月21日 人民网)
中国有句古话: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很多名人也是被打出来的,例如世界“钢琴王子”郎朗,就是在父亲的“虎狼教育”中成长成才的。现如今提倡“自由教育”,反对通过暴力手段教育孩子。过度严厉的教育方式会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之应试教育等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大批“虎妈”、“狼爸”从天而降。关于孩子打与不打,“虎狼教育”好还是“自由教育”好的争论,此起彼伏。
笔者认为,“虎妈狼爸”折射的是教育之殇。家长等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成才先做人。家长应重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教育,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根据子女情况,密切配合学校教育工作,因材施教。家庭教育主要承担的是孩子“德育”的方面,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学会学习。相反,如果家长给予孩子过多的压力,过分干预孩子的课余生活,只会让孩子承受不能承受之重,往往适得其反,影响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阻碍孩子健康成长。因此,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从家庭层面率先为孩子“减负”。身心健康、积极向上、自由呼吸、自由成长,才能幸福成才。
何为成才?古人推崇金榜题名,今人多以考上大学、获得相关学历学位论英雄、论人才。这些都是狭隘的人才观,正可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成才之路也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因此,能够靠一己之力,一技之长,谋求职业获得生存之道,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这就是人才,就算真的成才了。因此,以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引领,教育孩子学做人求真知,助孩子成长成才一臂之力。同时,学校等相关教育部门,也应与时俱进,进一步推进教育的改革创新,推进教育进步和发展,重视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协同发展。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无可厚非,但是急于求成、过分主宰孩子的人生,只会“本末倒置”,让孩子的成才之路“布满荆棘”。
稿源:荆楚网
作者:袁媛
(作者:杨虹磊)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