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霍计武:科研发力助解秸秆利用之困
发布时间:2015-10-28 16:29:36来源:荆楚网

  近日,《经济日报》记者就秸秆综合利用的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毕于运。据毕于运介绍:“技术创新是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的关键一环,秸秆综合利用支撑技术薄弱是制约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瓶颈,要集中科研力量推动秸秆收集、利用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10月27日中国新闻网)

  金秋十月本应是秋高气爽、风和日丽的季节,奈何现如今全国各大城市多有遭受不同程度的雾霾围城。这不仅让秋景难以摆脱雾蒙蒙的纠缠,着实给人们本应舒畅的心情徒添了一层阴影,更是直接影响着空气质量,给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深秋时节雾霾重重,与秋收时节的秸秆焚烧不无关系。广大农村地区的焚烧秸秆会在短时间内造成空气质量急剧污染,而且很容易和空气中的水分结合成雾霾,随风飘逸。据本月5日至17日环保部卫星遥感巡查监测数据统计显示,即使由于卫星过境时段、云覆盖等因素限制而造成个别地区未能有效检测的情况下,仍然在全国范围检测到除北京、上海、福建、广东、西藏等11省(区、市)外其他20省(区)的862个疑似秸秆焚烧火点,比2014年同期增加54个,增幅为6.68%。

  无论是“美丽中国”建设,还是“美丽乡村”建设,对于秸秆焚烧带来的污染,已是到了高度重视、非治不可的地步。秸秆禁烧,非“疏”即“堵”。靠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禁令、严格执行,可以缓“秸秆禁烧”一时之急,但于“三农”、社会发展来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当下社会,包括秸秆焚烧在内的方方面面问题的合理彻底解决,多需要相关领域的科研创新给力,从而助力相关问题的可持续合理解决。

  解秸秆利用之困,关键在于相关科技创新。当下在部分地区已投入实践并值得推广的秸秆处理技术,比如说利用秸秆腐熟生物菌剂和现代化机械,让深耕还田的秸秆变为天然有机肥;比如说利用秸秆制粒机和编织机将秸秆变为饲料和编织品;比如说经过机械处理加工后变秸秆成取代煤炭的“秸秆煤炭”;比如说利用现代化机械和现代工艺将秸秆变为有机肥等等,无不包含着秸秆处理方面的创新型因素。

  科研机构应该积极参与秸秆创新利用方面的研发,做秸秆处理创新研发的先锋队。在秸秆可持续化创新性处理方面,农业相关的高校科研院所起作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秸秆的科学化处理利用事关“三农”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有强烈的需求和广阔的市场,这对于农业相关的高校科研院所来说,是挑战,是机遇,也是解“三农之困”、为社会服务的本质责任,绝不能置身事外。

  我们期待更多的农业相关的高校科研院所能够以更加强烈的责任和担当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积极参与到秸秆处理利用的创新型研发的工作中来,为秸秆处理利用、“三农”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梦”的实现尽一份分内之力。

  稿源:荆楚网

  作者:霍计武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