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江夏青玲:多一点对“精准扶贫”的感性理解
发布时间:2015-11-23 17:11:45来源:荆楚网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响亮地提出,坚持共享发展,保障基本民生,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在“十三五”的蓝图里,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基本标志。

  眼下,扶贫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作战图、路线图、一户一表、一村一档……各地扶贫开发热情高涨。然而,是不是精准筛选了,严格制度标准了,就等于“精准扶贫”,就能“精准脱贫”?在基层常见这样的现象:于理管不了,于情必须管。

  前段时间,在精准识别的讨论会上,这样的案例当场引起了争论:一个70多岁的母亲,有九个子女,却生活窘迫,甚至还要尽其所能顾及孙辈。有人说“孝道的缺失,政府也去兜底,每个都找来了怎么解决?”甚至有人会说“这样的老人,是自找的”。

  这事和这场争论引起笔者对扶贫责任及制度的思考。农村传统孝道观念的弱化,子辈养老观念的缺失,一面是老人倾其所有为其子女,一面是子女不闻不问置老不顾,给精准扶贫工作带来了诸多尴尬。这样的情况甚至很普遍,扶贫工作该不该管?政策之外,管不过来。这好像成了一个合理的挡箭牌。但是,所在辖区内的居民有难,政府又岂有不管之理?!

  当前,精准扶贫的政策进路,闪耀着理性的光芒,而且看上去很“体贴”。然而,笔者在工作中所接触的这些事情,则提醒我们,对 “精准扶贫”的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政策逻辑上的完美解决,不能满足于把扶贫问题在“制度”层面解决。而是要多一些感性理解上的教育插足。

  “不患贫困而患不问”,如果放任这样的群体不管,又怎能改变其贫困的现状?在一个仍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国度,在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保持对贫困群体的感性理解,其实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精准扶贫中理解的第一步,是要从感性的角度去贴近群众。否则,单是情感上的障碍,就能把“扶贫”这样的复杂问题简单化,繁琐问题机械化。政府见困而不解,也是失职和不作为。

  制度的温度来自于执行的柔和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精准扶贫”的教育内涵。或是教育群众“好吃懒做”的坏习惯,或是教育他们“无法改变”的固有观念,亦或是教育农村“不尽孝道”的养老现状……而不仅仅是排斥在标准之外。

  稿源:荆楚网

  作者:江夏青玲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