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齐国瑞:请车改的“轮子”转的再快一点
发布时间:2015-12-10 09:14:04来源:荆楚网

  地方车改正在有序推进。尽管车改在地市一级尚未开始普遍实施,但“不够用”“倒贴钱”这样的基层声音,自去年车改破冰以来一直不断。公务交通补贴会否成为 “新福利”?如何切实防止公车、补贴“两头占”?针对这些担忧疑惑,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进行了解答。(12月9日《人民日报》)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车改喊了二十年,试点了若干年,但一路质疑声相伴。究其根源,主要是发放补贴的方式、标准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方方满意。

  其实,公车改革就是大门口挂红灯——美名在外。可为什么是年年喊的响,却落实不了。主要的原因是座着公车的既得利益者,不愿意放下到手中的“奶酪”,改革就会阻力重重。同时,车补的发放标准又过分的依赖行政等级,使得基层工作者也是忧心忡忡,万一将“原来的隐形福利变成显性的”担忧更是不无道理。

  针对这些问题,有关人士曾建议实报实销解决公车改革,同时兼顾了实事求是、公平合理和厉行节约原则,也是可行的。无论哪条路,请公车改革的“轮子”转的再快一点,不要总是挂“空挡”。

  因为车改后的好处实在多。其一,车改后补贴的总花费要低于养护公车的费用。不仅是中央车改的底线要求,更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一台公车一年的养护保险费用最少也得一万元,加上每个月两三千的油钱更是司空见惯,再有司机的工资等更是会使公车的花费大增。车改之后,购置公车的数量将会大幅降低,花费更会减少,拍卖的费用更是会回到三公经费。不单是减少三公经费,更为重要的是,是减少特权,维护社会公平的正义举措,群众是举双手赞成的。

  其二,就是对环境的贡献了。近一段时间,北京、河北等地遭遇“十面霾伏”,当地居民饱受雾霾的侵害,孩子、老人不敢出门,工厂停工、学校停课、交通限行。据有关报道20%的雾霾来源于车辆,减少公车之后,可以为减少空气污染、减缓交通压力、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等做出贡献。

  可喜的是,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看到了这些问题,也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如一部分统筹使用的车改资金,相应的监督机制等。但是,若还是不痛不痒的“说说而已”,车改只会“永远在路上”。

  稿源:荆楚网

  作者:齐国瑞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