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KTV或者浴池消费,遇到非常便宜甚至免费赠送的红酒,您可要注意了。这酒很可能是在黑作坊中,使用香精、乳酸和食品添加剂等勾兑的。(12月9日《新文化报》)
消息中提到的红酒,据说其制作成本只要四毛钱,笔者看完后觉得非常吃惊和震撼。这般情景,不禁令人哀叹,我们的食品企业竟然沦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从“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苏丹红、地沟油再到“掺假羊肉”、“毒生姜”,毒皮蛋,问题食品屡屡攻陷中国人的餐桌,而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也在不断加重。其实,何止是担忧,大家在外时时处处谨慎,不敢随意伸筷张口,对问题食品皆唯恐避之不及。
“食”者,上人而下良,意味着食品生产销售是有良知的人干的事。那些制售假冒伪劣有毒食物的企业商家,被猪油蒙了心,一心追逐利润而罔顾他人死活,简直与谋财害命的刽子手并无二致。这哪里是在制作食品,分明是在制作“毒品”!
为什么这些人敢铤而走险,一而再再而三的触犯法律?探究原因之前,我们不妨以三鹿集团案件为例,看看违法者所受到的处罚。众所周知,原三鹿集团案件涉案企业高管和政府官员均受到了法律制裁。但是不久前,三鹿集团前董事长田文华的无期徒刑已减为有期徒刑,涉案的其他企业管理层和相关官员也均已出狱,甚至重新上岗。官复原职,重拍轻落,法律的宽容在贪婪而罪恶的人看来就是放纵。重赏之下必有莽夫,暴利之下必有匪徒。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显而易见,在目前法律和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法律的威严大打折扣,食品安全难以尽善尽美。应该说,食品安全既是“产出来”的,又是“管出来”的。舌尖上的安全亟需法治和道德双重的保障。
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要破除历史形成的九龙治水监管不力的现状,强监管执法力量和检测能力建设。及时有效处置生产、收购、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出现的各类安全事件,对食品安全事件实行“零容忍”。通过行之有效的法律措施,让违法者感受切肤锥心之痛,让他们痛在身,悔在心,对法律心存敬畏。还要不断创新管理举措,治标亦治本。可以像对待老赖那样建立黑名单制度,让违法者有钱也没处花,并且终身不得涉入相关行业。
要进一步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做好舆论导向。一方面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失信成本。让失信者不利,让守信者得利。另一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增强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清代杜文澜说,“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每一各企业和个人在追求利益的同时,都要切实做到不损害他人利益,遵守社会公德。
习近平同志指出:食品安全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关系中华民族未来。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希望通过政府部门严加监管,企业倡导诚信经营,全社会积极参与监督,能让我们舌尖上的安全早日到来。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彩云
(作者:蓝镭)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