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全国两会地方谈】霍计武:以“工匠精神”铸就“中国品质”
发布时间:2016-03-09 11:54:57来源:荆楚网

  过去这几天,作为政府工作报告里新词汇的“工匠精神”备受关注,也激起了各方特别是很多企业家委员、代表的思考。回顾报告,李克强总理是在强调“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应抓好的三方面重点工作时提到“工匠精神”的,即“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3月9日《南方日报》)

  提到“工匠精神”,我们第一时间可能会想到邻国日本的“匠人精神”。众所周知,支撑日本制造走向领先的源动力即是匠人精神。用日本人自己的话说就是“追求自己手艺的进步,并对此持有自信,不因金钱和时间的制约扭曲自己的意志或做出妥协,只做自己能够认可的工作。一旦接手,就算完全弃利益于不顾,也要使出浑身解数完成。”

  提到“工匠精神”,我们又不能不想到德国略显倔强的“工匠精神”。德国人的极致严谨常常被调侃成为刻板。但是全世界都承认,德国制造最值得信赖。如今,高度发达的工业化革命取代了小作坊生产,但德国工匠精神仍矢志不渝。专注、坚持、精准、务实的工匠精神使众多德国百年品牌历经风雨后、依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品牌魅力。

  五千年华夏文明,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对“工匠精神”也有讲究。《庄子》云“技进乎道”,“技”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工匠精神”,就是对所做事情有近乎强迫的专注、坚持。我国历史上曾出现大量卓越的工匠,典型如善于解牛的庖丁、精于木工的鲁班等。当然,从工匠能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也说明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并不缺乏“工匠精神”的基因。

  但不得不说,在曾经的中国,“工匠精神”并未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被得到系统地传承;在当下的中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工匠精神”是整个中国所缺失但亟需的。如果有争议可以看以下数据,截止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在中国,创业历史超过150 年的企业有六必居、张小泉、同仁堂、陈李济等,屈指可数。

  时代发展驱动下的中国,亟需“工匠精神”融入到中华民族精神的血液和每个国人的灵魂中。近几十年来,让国人欣慰的是,大工业时代背景下的世界,中国及时赶上了发展的步伐,满足自我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也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让国人略感遗憾甚至有点心痛的是,市面上的很多商品并不能满足除了实用价值以外的质量、精致、审美等更高层次的追求。或许很多人会想到,若是国内企业和他们的员工拥有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类似于“奶粉事件”、“马桶事件”等等应该不会发生。

  期待能够在“中国精神”里不断得到融入、沉淀和固化的“工匠精神”,能够不断铸就出让世界人民认可的、闪闪发光的“中国品质”。即使通过在近日两会上被频频提及的“供给侧改革”也能轻易地看出,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瓶颈在于“质”不足而“量”不均,在此大背景下,对“工匠精神”的呼吁可以说是“供给侧改革”中必须要具备的改革精神和当下中国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期待 “工匠精神”能够深入到国内每一个企业和劳动者的骨子里,期待他们用诚心、信仰、追求和专注设计和制造出让世界为之赞叹甚至惊叹的好产品。

  最后,在这个略显浮躁的时代,我们向那些心灵纯粹、追求极致完美的“工匠”们致敬。回头看一看,他们或许从来不打算通过努力种地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族的命运,去做更高级的工作,成为人生赢家。他们的想法就是他们本来就是要来种地的,世世代代就是种地的,就是要把种地这件事情做好。当然,可以把“种地”换成“木匠”、“皮匠”……期待,专注勤奋、处处可见的中国“工匠”们将成为“美丽中国”的一景。

  稿源:荆楚网

  作者:霍计武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