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倒逼行政作风的改善,今年1月,泰州决定向那些推进重点项目不得力、履行行政职能不到位、解决群众关切问题不及时的部门或个人颁发“蜗牛奖”。昨天上午,泰州市效能办向社会公布了该市首批“蜗牛奖”获奖名单,包括该市财政局在内的12个部门(单位)榜上有名。这其中,有未及时为企业落实项目资金的,有未及时为群众报销住院医药费的。(4月14日新华网)
十八大以后,随着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等专题教育活动相继开展,“四风”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党风政风也有了真正转变。但在这种形势之下,干部不作为、懒政怠政现象仍不时出现在我们的舆论报道中。这也说明了“四风”积弊由来已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除,反对“四风”问题、加强作风建设还需要长期坚持,深入落实。
江苏泰州设立“蜗牛奖”,是对治理“不作为”“慢作为”的一个杀手锏,通过设立“蜗牛奖”这一负向激励措施,倒逼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快推进快到位。这是作风建设中一个创新举措,值得称赞和借鉴。
在“奖励”的同时,更要注重负向激励的效果。尽可能的放大“蜗牛奖”的影响力,让“蜗牛奖”关乎“面子”“票子”与“位子”,真正让相关单位和相关负责人“出出汗、上上火”,这样才能让懒政怠政的作风有切实转变。否则,“蜗牛奖”就成了一个噱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一方面,要有严厉的问责制度,对于履职不到位的单位和工作人员给以相应处理,并持续监督整改效果。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获“奖”的同时要有相应的处理措施,敢于动真格,让“蜗牛奖”不只关乎“面子”,还要从纪律和制度上来约束干部行为。对于在限定日期内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同样要进行问责,让“蜗牛奖”真正发挥监督利剑作用,形成有力震慑。
另一方面,对于相关单位不能一“奖”了之,对于行政效率高和整改落实较好的也要有相应的正面激励。颁“奖”和处理干部不是目的,目的是要督促干部履职尽责,提高行政效率,切实为民服务。对于相关单位也可以给予“优秀奖、进步奖”等奖项,并在绩效评定和年终评优上给予相应倾斜,形成正面激励与负向激励的有机配合,有效促进干部干事创业良好氛围的形成。
稿源:荆楚网
作者:薛建勇
(作者:姬学涛)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