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李云勇:“巴铁”是只开花不结果的“永动机”

发布时间:2016-08-05 15:39:20来源:SRC-13

  宣称可以“载客300人的‘空中巴士’—巴铁1号试验车近日再次引起社会关注。8月2日,“巴铁”在秦皇岛市开始启动综合试验之后,“巴铁1号”被企业“封藏”,严禁观看,严禁拍照。秦皇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称,“巴铁”项目并没有立项审批。对于巴铁运营的各种疑问,制造方三缄其口。“巴铁科技”显示,目前,该公司已与天津、秦皇岛、沈阳、南阳和周口五座城市进行合作。(8月5日中国新闻网)

  被称为治堵黑科技“巴铁”,从设计概念面世到上路试跑,一直争议不断。它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10年世界科学技术领域最佳、最重大突破的发明之一”。随后,设计缺陷、安全问题、设计者的小学学历等等“槽点”一直不断。“巴铁”引发热议,我们是该盼望它创造神话,还是该指明它徒增笑话?

  实事求是地说,“巴铁”设想存在诸多不宜。

  缺乏法律的有力支持。长22米,宽7.8米,高4.7米,城市要适应“巴铁”这个庞然大物,就得修改相关法律和制度,如修改道路交通法,赋予“巴铁”上路权。城市高空的管线布置,城市建设的规划布局,地下的管网布置,都得为它让路,是不是得重新布局?可有些建筑是不能动的。无论何种社会,与公共管理有关的法律制度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科学性,看看排队立法,修改相应制度容易吗?有必要吗?

  缺乏科学的强力支持。城市并非像新疆等地一马平川,急弯坡陡之处不少,“巴铁”和下面的小车突然重叠在一个空间,怎么安全行驶,如何安全转身?假定“巴铁”按600人载员计算,载员重量加上车体自重,估计接近40吨,沿线的轨道能随时随地承受“巴铁”重量吗?原有的马路和桥梁能承受“巴铁”重量吗?桥梁会不会突然之间应力集中,瞬间垮塌?马路是不是要随时准备返修,未治堵先添堵?

  缺乏民意的沟通支持。任何创新,都应该敢于直面质疑,“巴铁”设想亦不例外。只有勇于接受质疑,才能明白更多自己看不到的地方,才能知道更多设想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创新真正进步,向前发展。“巴铁”牵涉数千人的安全出行,没有一点民主意识怎么行?“巴铁”不准拍照,不准参观,对于问题三缄其口,不能实事求是,没有半点科学态度,凭啥让人相信“巴铁”设想是创新,而不是添乱呢?

  富有创新热情和超强创新能力的美国人6年来闲置“巴铁”设想绝不是无缘无故的。创新热情需要保护,任何创新的出发点可以无拘无束,但创新的落着点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法律,尊重大多数人和社会的利益,要有严密的科学论证护航,要让社会以尽量少的代价获得足够多的进步,否则就是打着创新旗号反科学,让他人和社会付出得不偿失的代价。反科学式创新,带给社会的绝不是希望,而是失望。

  “巴铁”设想式创新,从已有的资料表明,科技含量乏善可陈。“巴铁”设想不考虑法律,不依靠科学,不听取民意,一项科学技术,却缺乏科学等方面的坚实支持,多方面不靠谱,看上去是理想主义,实际上是一种蛮干的空想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巴铁”是只开花不结果的“永动机”,注定要失败。空想蛮干反科学,向来误国误民,只会给民众和社会带来负能量,民众和社会怎能欢迎这种空想式创新呢?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