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张洪泉:道法自然,一个时评人看情人节

发布时间:2016-08-09 08:25:47来源:SRC-13

  一转眼,七夕又到了。上周六下午,聊城电视台民生面对面就七夕如何过、国学传承等问题,采访了我。作为一个地道的聊城人,我感觉作为一种文化,七夕作为国人的一个民俗,无需和情人节挂钩,只是大家对历史的一种传承。

  从资料上看,七夕节起源于汉朝,是女子乞巧的一个节日,后来因牛郎织女的故事演绎为爱情。情人节是西方的一个节日,主要是青年男女之间互送礼物、吃饭或者其它表示爱意的一个 。其实,作为一个爱情,应该不分时刻,只要有爱,随时都可以的。在西方的一个名著《十日谈》中,有很多关于爱情的故事,一些人表示爱几乎无所不至,还有一些贵妇人在大雪漫天的野外做爱。

  我知道七夕这个节日,是小时候听父母、老师和乡人们讲的。只知道人间的牛郎,和玉帝的七女儿相爱了,据说人家和天上不许通婚,玉帝很生气,安排天神将七仙女给抓回了天庭。而人家的牛郎带着两个孩子很郁闷,家里养的牛结果有了仙气,带着牛郎三口飞到了天上,于七月七相见。好像是后来玉帝受到了感动,允许他们一家每年七夕相会一次。故事情节比较有意思,出现一些喜鹊搭成了鹊桥,让他们一家相会。

  尽管情人节走到中国,意思有所变化,但是七夕被称为情人节,我一直感觉不妥。因为在中国的词汇了,情人是一个偏向贬义的词,从古至今,还没有一个朝代认可情人,鼓励人去找情人的。相反,一旦谁找了一个情人,被人知道后,全家都抬不起头来。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们老家,如果有人找情人,全家都很难看,也没人给这家孩子说媳妇、介绍对象。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很多民俗,只要支撑中华民族发展的,对历史发展有意义的,很多都可以被称为国学。不仅是四书五经,像兵家、农家、医著等等,都可以算是。国学有精华,也有糟粕,在发展过程中,适应时代的就发展了,不适合的就被淘汰了。对于西方节日进中国,其实这就像猪吃粪长成肉,性质变了,而我们吃的是肉。再者,我们经常吃猪肉,也没有看到谁成了猪。

  反观中国的情人节,每次都是卖鲜花、卖巧克力、开饭店的在使劲的炒作,唯恐没人去集中采购。事实上,真正过情人节的,毕竟是少数人。每次遇到情人节或者七夕有人请饭,我就婉言谢绝,毕竟家里还有人在等,在我看来,什么都不如家庭重要。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洪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