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李兆清:探寻乡村记忆,守望精神家园

发布时间:2016-08-11 08:26:31来源:SRC-13

  今年暑假,为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入农村,探寻文化根脉、感受乡村发展,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更好地向世界宣传南通,南通开放大学联合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以色利的特拉维夫大学、海法理工大学、希伯来大学开展“中以”大学生联合考察南通古乡镇活动。大学生们走出“象牙塔”,以“探寻乡村记忆”为主线,用眼光去发现、用脚步去丈量、用镜头去呈现、用文字去记录,感受传统民俗的时代脉搏,探寻乡村生活中的文化烙印。(8日11日《南通日报》)

  南通有不少古镇老街。古镇老街,穿越时空,是历史的见证人,是无声的讲述者,体现着江海文明的深厚底蕴。这几年,南通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这是城市的今天。我们要建设好今天的南通,也应该保护好过去的南通。过去的南通,不应该停留在博物馆中,还应该融入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古镇老街,还生活着一些居民,正是过去与现实相互融合的产物。保护好古镇老街,守望城市的精神家园,延续城市的文脉,是全体市民的共同责任。

  “中以”大学生联合考察南通古乡镇活动,体现了大学生对于城市文脉、城市建设的关注。当下,城市化不断推进,但也出现了千城一面的问题。城市里到处是水泥森林,没有多少别致的东西。解决这个问题,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有彰显自己独特底蕴的风土人情。“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南通的古镇老街犹如一位老人,以古朴的面貌讲述着这座城市的过往。此次“中以”大学生联合考察南通古乡镇活动,南通古镇以独特的风情吸引着考察者的目光。寺街的石鼓、梅庵琴社,雄伟的天宁寺,栟茶的京剧、烧饼,南通的美食麻团、枣糕,唱京剧、做风筝、划旱船、踩文蛤、学茶道、弹古琴,无不展现着南通乡村记忆的无限魅力。

  这次活动聚焦乡村记忆。南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乡村记忆进行了很好的保护,但也有改进、提升的空间。江海文化的根在乡村,南通人的精气神在乡村。乡村记忆,要探寻,更要保护传承。保护传承乡村记忆,是保护传承江海文化的需要。保护传承乡村记忆,意义非常重大。在去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引发人们很大的反响。乡愁,是一种独特的情愫,凝结在一座城市的历史地理人文中。西方有个著名的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不忘本来方能赢得未来,保护传承好包括古镇老街在内的乡村记忆,记住这座城市的过往,才能在城市建设中赢得当下、赢得未来。

  青墩遗址将江海文明的历史上溯到五千多年前。五千多年的历史人文底蕴,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今人有责任保护传承好乡村记忆,让城市文脉薪火相传!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