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沈思绪:铲除扶贫腐败还需标本兼治

发布时间:2016-08-11 10:13:27来源:SRC-13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持续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紧盯扶贫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精准执纪”护航精准扶贫。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开消息,多个省份近日通报了上半年扶贫领域的反腐工作情况,其中仅广东、山西、宁夏、甘肃4省区有超过2000人因在扶贫领域违纪被处理或处分。(8月10日人民网)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领导各族人民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大规模扶贫开发,让近7亿贫困地区的老百姓摆脱了贫困,改善了群众的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思路、改进模式,实施精准扶贫,开创了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

  但是,随着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地不断增加,一些基层干部便盯上了贫困群众的“致富钱”,有些更是群众的“救命钱”。根据媒体报道显示,当前涉农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处于易发多发态势,并呈现“小官涉贪”明显、窝案串案严重、贪污侵吞突出、发案环节集中的新特点。党员干部本应该是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现在,一些干部却克扣群众财物、拖欠群众钱款等问题。

  脱贫攻坚领域的腐败问题,其实质就是“蝇蚊之贪”,他们认为脱贫攻坚的项目多,资金多,只要手段隐蔽,拿一点钱,上级纪检部门和贫困户都是不会发现的,于是,他们采取对上虚报冒领,对下隐瞒实情等手段,直接或变相冒领、骗取、套取各项涉农扶贫补助款;有的利用代领、代发扶贫补助金的便利,直接克扣、截留、私分涉农扶贫资金,就这样,扶贫资金被一点一点“蚕食”。

  对于基层干部的腐败问题,首先要加强教育。纠正“小贪不算腐败”的错误观念,克服“圈子小保密措施做得好”“不易被人发现”的侥幸心理,不断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二要健全制度。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监督制约,做到权力阳光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蝇蚊之贪”没有制度上的漏洞可钻,相关部门时刻向基层党员干部喷洒“杀虫剂”,将干部的贪念之心消灭在“幼虫”阶段。三要加强各类资金的监管。让基层小官不敢腐、不能腐,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不因所谓的“官小权轻”就放任不管,预防在前,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和纵容。

  坚决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贵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针对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更应该“精准拍蝇”,纪检部门不妨探索形式多样的巡察机制,巡察延伸至村,集中力量对村级组织、村干部以及村级建设项目开展巡查,相信这样的动作多了,农村反腐的力度加强,“苍蝇”“蚊子”将越来越少,基层干部才会更加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才能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稿源:荆楚网

  作者:沈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