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出品的微电影《花开的声音》正式上线,一时间刷爆媒体人的朋友圈。只有不到17分钟的微电影,用真实的案例、温馨的语言、朴素的画面,真实地反映了三代记者对初心的守望、对职责的坚守、对精神的传承,并在逐渐成长中听到了花开的声音,引起了广大媒体人的共鸣,也让更多的民众为之感动。
从非典、贵州山区,再到防汛抗洪,湖北日报记者楚枫把青春绽放在弥漫硝烟中……做一个好记者极为不易,不仅要承受的工作疲累,还要周旋于照顾家庭等矛盾之境,面对亲情、职业风险乃至死亡,有时连伤感的时间都没有。“非典”时期,楚枫的女儿生病住院,他在北京采访被隔离……然而,恰是职业的使命召唤,让记者忽略路上的荆棘甚至压倒求生的本能,正如范长江所说:“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工作,那是很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还没听到“花开的声音”,还没真正了解记者就放弃,这可能会是让人后悔的决定,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知道做记者能让自己改变多少成长多少。“花开的声音”不仅仅是自己成长的足迹,这“声音”还包含着对别人对社会的影响。认为做记者苦又累还不赚钱的人不在少数,但只因为这些就否定一个职业就太片面了,只能说他们不了解记者。
记者工作时间不固定,睡眠时间没有保障,工作量也比较大,这些的确是事实,但绝不像一些媒体讲的那样骇人听闻。今年五月份有个《10天内4位媒体人逝世》的新闻让很多人对记者行业避而远之。但是这四位逝世者并不能代表整个记者行业,他们的个人情况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况且记者也有分好多类好多方向,这些逝世的记者代表的只是个人或者是他们具体职业的一种情况。记者工作量大是出了名的,但是也不能以偏概全妄下结论,做记者虽然累但也没有那样骇人听闻。
记者和钱的关系是复杂又单纯,说做记者不赚钱的人对记者的了解太浅。记者的笔和镜头是直接面向大众的。于是部分企业试图贿赂记者信息造假,这显然违法。对于一心想赚钱的记者来讲,他们也许在纠结要不要以身试法,也就变得复杂,对于希望听到“花开的声音”的记者来讲,这并不是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钱是生活必需品,做记者不会像经商那样财源滚滚,但是记者的一些专业能力比钱的价值更大。记者采访时需要准确理解被采访者说的一字一句;需要有真诚的心去倾听;和人交谈时的坐姿也有讲究……这些能力会让记者日常与人交流时如鱼得水,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记者本来就是和生活很贴切的职业,接触的都是“活生生的人”交谈也是面对面,所以记者在日常交流方面有优势是理所当然。但这只是一个小收获,记者真正的收获其实是自己的成长和对自己的认同。
穿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接触到各行各色的人,大事小事也经历无数,记者对人对事对整个社会的看法也许才是最“接地气”的,这其中记者自身的成长也就不言而喻了。记者在观察社会百态万种人心时不乏会对很多人伸出援手,就像《花开的声音》中的楚枫,帮助了一个山中女孩,也得到了一份感动。自己的成长和真情的收获也是“花开的声音”。
毕淑敏说“人本是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平台为自己赋予意义,实现自己的价值。记者行业便是平台之一。早出晚归甚至夜不归宿,如果幸运,可能记者的一个镜头一篇文字能成为时代的标记;记者替最底层的百姓发声,让整个国家的人能够关注被“遗忘”的人;记者监督着社会,揪出那些被隐藏在角落里见不得人的种种问题。没有哪件事是只为了自己,正因如此,才能以自己力量去影响一些人,以自己的文字让社会稍稍有些改变,让时代的洪流中有自己的足迹。如此,暮年时才能说曾经做了让自己自豪的事,自己这一生是有价值的。
“记者不像有的职业那么赚钱,也不像有的职业那么光鲜,但是记者可以再茫茫的大海上看到灯塔,能在无边的静夜里听见花开的声音。”又苦又累不赚钱,只是前期可能会有的抱怨。一个记者能稍稍看到“灯塔”,微微听到“花开的声音”时,那才是记者真正的开始,因为在那时他才真正有了信念。
稿源:荆楚网
作者:武瑛港
(作者:杨虹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