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蒋坚强:做好自己,让监控“形同虚设”

发布时间:2016-10-11 11:40:51来源:SRC-13

  近日,中山大学发表了一份名为《中山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其中提出要“对教学实施全过程监控”。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学生的讨论,并质疑自己的隐私权将无法得到保障,课堂的自由也受到侵犯。(10月10日 凤凰网)

  虽然校方明确表示,监控针对的是教师讲课内容,镜头不会对准学生,且只有在录制教学过程、或者上级部门收集数据等特定情况下才会开启,但大部分同学依旧对此表示反感,称学校可能因此侵犯到师生的隐私,而且是变相地打击课堂上的自由精神。反对的声音听上去是义正言辞地维护师生的隐私权,或是高歌大学中“自由之思想”的可贵,可是细思下来,笔者却难以找出其中的必然联系。

  其一,高校的课堂毫无疑问是公共场所,虽然不能以公共领域为由完全否定个人隐私权,但是我们不能忘了课堂是个特殊的公共场合,它的核心作用在于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在于公开的言论互动,既然课堂上的老师、同学都不曾让个人的隐私权受到威胁,那么这冷眼旁观的机器又何以侵犯到同学的隐私权呢?如此说来,难道偶尔前来旁听的领导、老师也必然会侵犯到个人的隐私了。

  其二,监控设备对于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反制,是一种乍看有理有据,细想却牵强附会的结论。师生在课堂上的沟通难道不是一种日常的交流吗?难道会有出格的言论或是不应该被外界所听到的观点吗?我想大学的先进观念、自由思想都不会是无边界的自由,无责任的言论吧。既然如此,又何必担心身后那个冰冷的机器呢?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师生都做好了自己的本分,又何以惧怕监督呢?

  我认为,同学之所以对学校安装监控设备产生抵触心理,是由于长时间将课堂视为私人领域的后果,自由轻松的大学课堂一旦被校方的高层监视,便会因领地被入侵而感到不安。其实,“监控会使教学气氛恐慌“也许是一种言过其实的担心。只要老师做好自己的本职,任何教学方式只要言之有理,不仅会得到同学的好评,也会收获校方的认可。只要学生课堂上遵守纪律、认真学习,思想的碰撞也不会因“第三者“的存在而怯场。老师和同学都应该以平常心看待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政策,做到现实有监控而心中无监控,那时监控就不会是引起争议的”洪水猛兽“,而是”形同虚设“的教学设施了。

  稿源:荆楚网

  作者:蒋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