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费罗杰:谁给了培训班搞饥饿营销的可乘之机?

发布时间:2016-11-16 14:56:31来源:SRC-13

  这几天,成都很多家长都在忙着给孩子报学而思的寒假和春季班。一位业内人士私下透露,学而思最独特的营销方式,就是饥饿营销。家长为孩子报名全靠“抢”。由于成都教学点本就不多,更造成了一位难求。(11月16日《华西都市报》)

  一个课外培训班,竟然需要家长靠“抢”报名,一旦“手慢”孩子就将失去进班学习的机会。而家长们为了给孩子“抢”到一张报名表,只能定闹钟,拼速度,拼人品。笔者不禁想说,这年头给孩子报个培训班都这么艰难,真是万万没想到。

  显然,该培训班的这种“饥饿营销”的方式是奏效的。越是名额有限,家长们越是趋之若鹜。当然,培训班的教学成果也很“显著”,上了该培训班的孩子的考试成绩确实都有所提高。这不禁让笔者想到了前阵子出台的为中小学生减轻课业负担的“减负令”。“减负令”虽然来了,但孩子们却没有真正“轻松”起来,课内减去的“负担”,全在课外补了回去。英语班、写作班、奥数班……孩子们的课余时间被安排的满满的,而家长们更是遭遇着经济和精力的双重压力,“苦不堪言”。在笔者看来,涉事培训班“成功”的“饥饿营销”,正是“课内减负课外增负”的真实写照。

  当然,家长有家长的无奈。“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学、学,如果自己的孩子不跟上脚步,必然会被其他孩子甩在后面”“学校的减负教育根本应付不了压力考试”……家长们在课余时间给孩子“开小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努力学习,提高成绩。显然,在我们口口声声喊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成绩依然是评价学生好坏,甚至是决定学生前途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在某种意义上说,成绩好就等于好学生,就等于好未来。

  如此“唯成绩是举”的“戒尺”不仅仅打在了学生和家长们的“身上”,更打在了“素质教育”的脸上。在笔者看来,是应试教育给了涉事培训班搞“饥饿营销”的“可乘之机”。在应试教育的“统治”下,家长“变着法儿”的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考出好成绩。而学生们,在成绩的压迫和父母的“呵护”下,磨去了棱角,失去玩耍欢乐的时间和机会,成为了学习的“机器”和成绩的“奴隶”。

  笔者以为,应试教育不除,类似新闻中的“奇葩”培训机构就不会绝迹。这就要求教育部门要彻底改变应试教育制度,从体制、机制上突破教育改革的瓶颈,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走出“重分数,轻能力”的窠臼,家长和学生才能真正摆脱成绩的束缚,收获更多的人生乐趣。

  稿源:荆楚网

  作者:费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