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刘天放:拿出排头兵气魄,写好武汉大文章

发布时间:2017-02-20 10:29:31来源:SRC-13

  昨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参加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汉南、蔡甸代表团联团审议时提出,两区要分别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为载体,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争当改革创新排头兵。(2月19日《长江日报》)

  陈一新书记强调武汉要“争当改革创新排头兵”,寓意深刻,而就武汉来说,争当“排头兵”也是当之无愧。无论是从任何方面来讲,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还没有哪一座城市能达到武汉的高水准。武汉的实力和地位,就决定了自己应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因此,武汉就需要拿出“排头兵”的气魄来,按照陈一新书记提出的要求,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写好武汉这篇大文章。

  认清武汉自身的优势很重要。这能提升士气,使发展有底气。“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聚焦武汉。武汉是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中央明确的长江经济带引领城市,全国首批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工程城市,武汉自贸区最终定在光谷,“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中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唯一城市,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武汉颜值高,不仅是国家历史名城,文化底蕴深厚,还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武汉光谷甚至上了央视《新闻联播》头条。“中部崛起”10号文件,“武汉1+8城市圈”被列为中部四大城市圈之首。武汉的重要性甚至可与上海、重庆两个直辖市相提并论,成为长江经济带的关键支点,这条腾飞之龙的“龙身”,武汉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机遇期。

  认清目标很重要。明确的目标,就会使发展有紧迫感,更能激发斗志。到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到2021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左右,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为复兴大武汉打下坚实基础。这些目标既令人振奋,又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此,绝不能有任何懈怠、放松、自大、满足。只有上下一致,同心协力,踏实肯干,积极落实,才能实现。

  认清面临的问题很重要。诚如陈一新书记抛出的问题,请两区代表结合各自实践共同思考那样,“但当前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探索突破。‘如何让功能区轻装上阵,集中精力搞开发?’”还需要有更大的突破,这就需要根据武汉的实际,改革创新,向改革要动力、要办法。武汉的发展面临着新挑战,标兵在增多、追兵在逼近,正处于“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发展关口。武汉在“两型社会”试验区等改革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转型升级压力较大,需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全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争当改革创新排头兵,武汉必须深挖潜力,在自身颇具优势的科技创新、人口红利、人才储备、对外国开放合作、创新型城市等上要积极进取。例如,引领科技创新,正是国家对武汉的殷切期待,也能体现出多年来武汉在工业基础、区位优势、科教创新等所体现出的巨大能量。因此,“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产业链,打造人才链,完善资金链,配套政策链,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成为武汉发展的最强音”。陈一新书记强调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其中供给侧改革,就是高科技含量的创新式改革。改革迈进“深水区”,武汉争当“排头兵”,先行先试就将为发展提速。引领全面创新改革,武汉不仅有决心,更有实打实的探索经验。“创新思路,自主改革,大胆探索,积极推进”是陈一新书记强调的,就该是武汉今后努力的方向。

  如今,武汉的国家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充分发挥在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核心作用和引领作用,武汉就要强化自身为国家中心城市意识等多重角色,敢于担当,拿出排头兵的魄力,认清自身优势、目标任务、困难问题。如此,武汉就一定能当好这个“排头兵”,出色完成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