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评论大赛】林彦研:关注明星出轨,别沦为窥私欲的奴隶

发布时间:2017-04-25 09:22:53来源:湖北日报网

  中国的娱乐圈好像从来没有平静过。

  号称“中国第一狗仔”的卓伟在今年四月份相继爆料演员白百合出轨,笑星“赵四”出轨女粉丝等消息,舆论哗然一片。以前者为例,卓伟声称其为追踪了12年的“大料”,“4月12日12点12分直播引爆”,如此“仪式感”确实为其带来了大量的关注度:仅新浪娱乐的微博平台就累计超过30万次讨论,“白百合出轨”的百度检索结果已有3580000多个。

  沸沸扬扬的闹剧重复上演,是媒介给大众精心打造的结果,也是大众偏好选择的产物。媒介精心策划了“出轨门”,时长半个月的信息轰炸传递出不少负能量的价值观:中国娱乐圈混乱不堪、婚姻关系中公关不断……媒介创造的“拟态环境”是媒介选择性策划报道,最后呈现给大众观看的世界,它很容易让人相信,世界本来如此。而狗仔们给大众选择的环境,恰恰是一个混乱、不道德、无节制的生态现状。

  更吊诡的是,大部分受众在面对这些事件时都倾向于选择“接受”:痛批出轨的、感慨爱情的、创造段子调侃的络绎不绝。人们津津乐道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使这场源于出轨的大众狂欢愈演愈烈。

  不可否认的是,对八卦娱乐的追捧从古至今未曾中止过。人出于好奇打听、分享别人的故事曾经是弄堂里家长里短的议论,是社交场合维系关系的话题手段,但互联网的兴起与便捷使得资讯的传递速度前所未有地加快,网络平台成功地降低了人们发声的门槛,也增强了舆论的声势,于是,人的窥私欲似乎在这个时代膨胀地“合情合理”。一边是充满了好奇心的网络“看客”们,一边是牺牲隐私换取关注度的公众人物,一场关于话题的交易顺理成章又水到渠成。

  但这看似“公平”的交易背后,却总有些蹊跷。随着社会风气愈加包容化,对婚姻的容忍程度也在提升。以财产关系为例,曾经的婚前财产公证制服就是“不信任”的代名词,而中国青年报的社会调查显示,现今57.2%的表示愿意接受婚前财产公证,夫妻“绝对利益共同体”的观念改变了不少。财产问题作为婚姻关系中最“物化”的一环,也能得到理解,何以公众人物的离婚事件总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呢?

  说到底,这是窥私欲捆绑了道德的结果。心理学者苏晓波解释,“只要还有欲望被深深压抑的人,就会有人挖空心思地揭露别人隐私,借着别人隐私宣泄自身欲望;只要人性还存在着这缺陷,窥探隐私的喜好,就永远不会结束”。当窥私欲成为人性的一种弱点,那么自我克制就成为了一种必要之手段,而自我克制的一项,就是切勿令道德审判成为窥私的衍生品和必需品。明朝万历年间,社会的法律效用极低,机会绝大部分官吏的任用和裁断都出于文官集团的道德审判,即便是刚直如海瑞,在审判地方案件的时候也给出了“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的道德标准。集体道德审判的恶果是万历年间过分依赖道德约束,轻视法律而无法变革。今天的司法审判呼吁严禁媒介介入,也正是因为群体道德审判的结果,不过是酿成一个又一个“药家鑫”式的悲剧。

  人们对公众人物私生活的过度关注,乃至于衍化成一种道德审判,不过是在各自的显示器前假想一个“道德的上帝”,制约裁处着公众人物,实质无异于将个人审判的“小流”汇集成集体道德审判的“洪流”。窥私欲驱动下的道德惩办了出轨公众人物的名誉,也惩办了他们的内心的社会秩序。但可怜的是,这样的口诛笔伐实则是一群人“上帝心”的狂欢与情感的宣泄。

  如果说每一个小我的恶语只是“看客”之心的表露,那么对公众人物婚姻关系的过分关注其实是整个粉丝经济时代的悲哀。美国电影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约束和调节着明星的片酬,带来的是好莱坞场面与演技齐飞的市场赞誉;日韩演艺经纪公司对明星的严格管理,使得演艺行业有着严格的准入标准和规范的造星机制,保证了明星对自身的管理。而中国正处于粉丝经济时代,无节制地追捧明星而忽视作品放大了社会对“人”的关注,这样的关注无孔不入,包括婚姻。狗仔事业的“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个时代的悲剧,而大众对此却喜闻乐见更是这场悲剧中最惨痛之处。

  我们从不曾奢望大众能消灭自身的好奇心和窥私欲,只是像现在这样的放纵和狂欢俨然使我们沦为了娱乐的奴隶。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林彦研(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