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评论大赛】徐智勇:世界读书日,全民假读书?

发布时间:2017-04-28 15:03:20来源:湖北日报网

  前段时间,朗读亭“网红”了一把。伴着这阵春风,今年世界读书日的火也顺势燃起,各种换书活动、读书沙龙与书店的减免优惠一齐从天而降,各地政府部门还举办了读书日的庆祝活动,五花八门的读书活动砸在人们头上,在喧哗的购书狂潮和畅谈而发的口水当中,读书日似乎已经没了“读书”的颜色,只剩下一副喜庆热闹的节日躯壳供人消遣。

  近来,“全民阅读”的呼声得到了社会大众的支持,但支持归支持,中国人在阅读这件事上下的工夫和庆祝读书日的热情却形成了巨大的落差。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全民阅读调查数据,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量只有7.86本,只比2015年增加了0.02本,相较西方国家数十本的水平相差甚远。其中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65本,这个数据只比2015年多了0.07本,比2014年多了0.09本。由此可见,虽然读书日的呼声很高,但国民读书热情并没有明显的增长。

  在昨天的读书日,当当网举办了书香节“满200减100”的优惠活动,京东也给出了“满150减50,叠券300减200”的优惠,一时间各大网上书城的销量直线上升,拼单购书的热潮也在朋友圈里翻腾。

  然而一番剁手之后,这些在优惠和购物欲望驱动下买来的图书又有几本能吃进肚子里,有几本在书架上吃灰尘呢?根据挖财记账发布的数据,2016年国人人均图书消费480元,相当于人均购买了8.7本书,远超国人人均4.65本的纸质图书阅读量。读书在商业炒作下更多沦为了一时兴起的消费行为,拼单购物的口水远远盖过了想象中的书香四溢,宣传的读书日是假,喧闹的“购书营销”却是真。

  对部分人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书里的知识,而是满载而归的“读书幻觉”。在社交圈里晒两张堆满书架的照片,象征性地谈谈情怀,仿佛自己便可以腹有诗书气自华,跻身知识分子的高端行列了。

  在这个时常被诟病“浮躁喧哗”的时代里,“读书”也正不断被打造成优雅的符号化仪式。正如前不久走红的朗读亭,这个三平米的小亭子前总是排着几十米的长队,甚至还有整班的小学生在老师带领下集体朗诵,甘愿为了三分钟的朗读时间等上四五个小时。

  而在去年,艾玛·沃森地铁“丢书”之后,新世相也顺势推出了地铁“丢书大作战”的活动,呼吁公众通过“丢书”让书在公共空间里漂流,配合黄晓明、徐静蕾等明星的造势宣传,一瞬间火爆社交网络,一天之后 ,“丢书大作战”的微博话题吸引了1.9亿次阅读、14.1万次讨论。

  但是,那些在地铁丢书、找书的人究竟是喜欢阅读还是单纯喜欢寻宝游戏所带来的快感?在朗读亭前顶着烈日玩了几个小时手机最后等到三分钟朗读时间的人,到底是乐于自我表演还是欢喜朗诵所带来的喜悦?甚至在朗诵时悬在眼眶中的闪闪泪滴,它们是自我感动带来的虚假情绪还是真情流露的有感而发?

  诚然,这些活动同“读书日”一样,出发点是为了宣扬阅读。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缺失阅读意识、浮躁吵闹的土壤上,那些五花八门的读书活动在推动着一种畸形阅读心理的生长——被呼吁的不是读书,而是读书感。

  在功利主义盛行、碎片化阅读大行其道的当下,静下心来阅读是一件难事,因此为当今社会高度赞赏。这也是近来朗读亭火爆的原因,越是文化土壤稀缺的土地,就越渴求这种全民阅读的风气。

  于是我们赋予其隆重的仪式,在读书日这天举办一系列活动以宣扬阅读风气。这种做法放在消费者权益上也许能有成效,但在阅读这件事上却碰上了坎,阅读从来不是一种阳春白雪的情怀仪式,不是作秀似的煽情表演,更不是可以共享的集体活动。阅读生来便应该是冷色调的、孤单并且自由的,需要个人空间思考,属于个人的享受。

  把节日的仪式感套在阅读这件事上,徒增喧闹与喜庆,却不能真正提供一个适于阅读的社会环境,反让敲锣打鼓地换书、唾沫横飞的读书沙龙出现了许多,但后者只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交流,没有阅读的奠基,沙龙不过一场茶话会。更不要说大多所谓的读书沙龙,最后演化成了卖书营销、新书签售,社交感、商业气有余而读书心不足,你来我往之间便忘了“读书”二字。

  因此,既然是读书日,留下个人空间读书思考便是最好的庆祝,而这种庆祝其实每天都能完成,所以,设立读书日根本就是一种自我宽慰,让人在这一天用一种“我在读书”的在场感填补空虚,自我满足之后便能心安理得地等待下一个读书日,反增浮夸的社会风气。

  而对于那些形式大于实际价值的读书活动,就像把沙漠漆成绿色,除了带来意淫与自我安慰,实效甚少,倒不如把目光放到城市阅读平台的构建上。

  根据文化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底,我国平均每44万人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人均拥有图书仅为0.52册。其中,人均拥有图书最高的地区(2.94册)与人均拥有图书最低的地区(0.19册)之间,相差达14.5倍,公共图书馆资源严重不足而且分配不均。没有足够的公共基础设施供人使用,阅读永远只能在高高在上的仪式感上畸形生长。

  同样,流动性自助图书馆也应该成为城市阅读建设的重点。以深圳为例,从2009年开始实施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项目,截至2016年8月全市已建有240个自助图书馆服务点,覆盖了全市98%的街道。一出门就可以借书,地铁上也无需煞费苦心地丢书、捡书,少了些与书合影的拍照声,每天都可以成为清净的读书日。

  因此,与其费劲心思地在读书日作秀,不如多投些资金到公共阅读空间、流动图书馆的建设管理中去,提供给市民一个便捷的阅读平台与完善的图书网络,这才是真的在潜移默化中吸引着人去阅读。要知道,构建一个阅读友好型的社会可比按时庆祝读书日有用。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徐智勇(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