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张雨彤:舌尖上的非遗保护设置标准很有必要

发布时间:2017-05-01 11:19:25来源:湖北日报网

  2017年2月,咸阳美食标准颁布了新规。随着咸阳传统特色小吃肉夹馍、凉皮、锅盔牙子等技术规范正式发布,该地特色小吃首次拥有了地方标准,也从工艺、制作、技术操作上进行了量化、细化。据了解,规定要求面片保持在40毫米宽、80毫米长;凉皮则是要5毫米宽、2毫米厚的长条,同时要搭配黄瓜丝和绿豆芽。到目前为止,咸阳7种传统特色小吃已经得到而来美食标准的规范。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是极其讲究吃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更是不断地挑动着人们舌尖上的味蕾。中华美食的背后蕴藏着厚重的饮食文化。不同的食材在不同的人手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风味,而火候和油温全凭厨师的经验和手感。地方版的小吃标准层出不穷。政府部门为地方特色小吃设定标准有何初衷,是否确有必要?特色小吃标准化能否延续中华美食传统精湛的工艺和特色?统一标准对地方美食而言是束缚还是保护?

  美食标准的颁布后众说纷纭,但各地传统小吃标准的制定大势所趋,近年来出台的就包括“川菜标准”、“湘菜标准”、“扬州炒饭标准”、“武汉热干面标准”等等。山西刀削面“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外滑内筋”制作技艺更入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美食标准化并不会抹杀口味个性化。关于质疑制定统一的标准是否会抹杀厨师个性化的制作,导致食物千篇一律、没有新意,这些则是不要的担心。通过查阅小吃标准的先关规定,可以看出都是非常基础的规定,而且它也是推荐性的标准,不是强制性的,不同厨师都有自己的风格,不同的地方也有自己的口味。

  推出的地方美食标准旨在引导店家规范小吃制作,同时推动百年老店改变以往经营模式,实现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经营,以此保护地方美食整体品牌。对于多地政府部门推出地方小吃标准,地方政府扶持和鼓励地方产业的发展是值得肯定的,但这种扶持与鼓励,应该是在卫生、安全等方面做好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而不是在“怎么制作小吃”上下功夫。后者,是厨师的工作;前者,才是政府行政部门的职能。但是从行业的角度看,实行标准化才能形成规模化乃至品牌化,这也是壮大地方特色餐饮的必要前提。就目前来看,各种地方小吃的制作工艺标准,无非是让每个制作者在保持手工作坊式特色还是进行规模化生产中,作出适合其个体发展的选择。

  而且,中国传统美食向洋快餐学习的应该是制作的标准化,但是不是制作工业化。传统中国饮食要想走出国门,像麦当劳全球连锁取经,包括在咱们国内能够有一个质量的稳定,有一个保障,所以标准化是必须要做的,是它的根基。中国的小吃要想形成连锁、甚至走出国门,确实需要标准化。但是制定标准时要相对宽泛,不能限制太细了。过于细致化不利于手艺传承,操作也存在难度。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地均推出官方地方美食标准,主要用意在于保留地方菜系特色,并打造地方名片,着实是件好事,但是还需要做相关筹备工作。一方面,政府加强对商家执行情况的监督很有必要;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通过树立一些执行较好的样板店家进行推广。还可以推出一些政策,诸如开设小吃制作技术培训班、学习班等,可以通过课程推广地方美食的标准化。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