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眉山市仁寿县公安局龙马派出所民警营救跳河老人时,发现老人有挥打动作,两次勒住施救者的脖子往水里按,并不断高喊:我六十多岁的人了,我就是死也要拉你们年轻的垫背……6月14日,成都商报记者从眉山市仁寿县公安局证实,鉴于65岁的轻生者王峰(化名)的行为,仁寿县公安局已对其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刑事拘留。(6月15日《成都商报》)
老人跳河轻生,警察奋不顾身下河营救,却得到一句:“我就是死也要拉你们年轻的垫背……”这样的“剧情”是不是在哪里见过?十年前的“彭宇案”,让“扶不扶老人”变成国民议题,在百度上搜索“老人摔倒无人抚”,相关新闻约有2570篇。如今,“老人轻生救不救”会不会成为“老人就是坏人”的下一个伪证?
在《老人跳河后勒施救者脖子:死也要拉你们年轻的垫背》这则新闻中,包括标题在内,共提及“老人”一词28次。其中在叙述事发经过时,均用“老人”一词代指王峰(化名),此举是否得当,值得追问。当大众传播媒介过度使用某一群体名称代指新闻事件中的主角时,会导致受众对该群体产生刻板印象。
“彭宇案”对与整个社会公序良俗的影响,不单单在于“出手相助”的意义上,在众人感慨社会变得冷漠时,却忘了对于“老人”这一群体的影响,甚至是伤害。针对“彭宇案”而言,时过境迁后,尚能“翻案”。但是这十年里,许多老人在摔倒后却凭白担着“可能是恶人”的名声,无人相助,如何“翻案”?
想一想,我们为“中国游客”一词正名了多久,就可以知道标签化一个群体的危害有多大。女司机一定是开车不好的人吗?女主播一定是以低俗内容走红吗?东莞就是黄色产业的代名词?老人就一定有讹人之心吗?笔者相信,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会给出否定的回答。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摘掉有色眼镜,做到将个人与群体标签分开讨论?如果可以,“彭宇案”不会令社会寒心如此之久。
与“中国游客”“女司机”“女主播”等群体不同的是,大部分老人本身属于弱势群体之一,如果“老人”一词变成暗含贬意标签,对于社会公德的颠覆,将是我们难以扭转的。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覃心
(作者: 编辑: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