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刘鑫:“皇家琉璃”,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17-08-25 10:32:01来源:湖北日报网

  北京门头沟区龙泉镇曾有着“中国皇家琉璃之乡”美誉。然而,自今年4月起,该地所有琉璃厂因烧煤不符合环保规定而被关停。这意味着相传700多年的琉璃窑火暂时熄灭。经调查发现,京城仅有昌平一家煤改气的琉璃厂仍能生产。(8月23日中国网)

  据悉,门头沟琉璃制法沿用高温烧胎、低温烧釉二次烧制工艺,用传统烧煤方式来保持烧制的稳定性。显然,琉璃厂造成的环境污染与北京城市发展定位相斥,也有悖于绿色发展理念。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2017年版)》通知,琉璃生产或属北京市淘汰产业,下一步还得进行产业性质认定。

  自中央深改组提出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以来,就明确对违法企业“零容忍”,环境保护呈现“高压”态势。琉璃非遗文化在这场环保“风暴”中岌岌可危,当千年琉璃文化撞上高压环保执法时,“一刀切”式的粗暴关停是下下策,政府给文化传承留下一条生路的同时,琉璃产业还应积极寻求自身出路。

  以现代思维为皇家琉璃现状破题。运用平台思维,通过第三方平台,例如,微信、微博、论坛等,在合适的时间、把合适的信息、以合适的形式、通过合适的媒介、传递给合适的人;通过建立电商平台,用包装、策划、推广等方式将琉璃技艺为大众所知晓。运用跨界思维,不仅要把琉璃文化的地域特色展现出来,更要将传统技艺与现代产品相结合,打破地域局限性,通过“琉璃+旅游”,“琉璃+文创”等方式,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用互联网思维来推动琉璃技艺融入百姓生活,增强百姓的认知度和认同感,用社会大众的力量推动琉璃技艺薪火相传。

  以企业转型为琉璃产业窘境破局。在环保压力的倒逼下,玻璃产业集群面临着转型则生、不转型则死的严峻现实。引进过滤设备让煤烟排放达标,采用煤改天然气方案,通过先进技术设计升温曲线,破除天然气不稳定性的问题,让企业向绿色制造、清洁生产等方面转型升级。改进生产工艺、延伸产业链,加入文化底蕴和精神元素,使普通的琉璃制品向高附加值、低耗能的深加工产品转变,让企业实现工艺技术的革新升级。

  以建章立制为传统技艺保驾护航。2008年6月,琉璃烧制技艺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琉璃作为民族的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是东方文化的缩影,也是民族历史的“活化石”。政府应协调环境保护和非遗保护的关系,建立相关政策机制,为传统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保驾护航,通过机制的扶持引导,让其与市场发展相适应,不断增强非遗项目的自身活力,给琉璃产业放出一条生路。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