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刘天放:让“尊师”永远成为耀眼的文化符号

发布时间:2017-09-09 08:40:10来源:湖北日报网

  又是一年教师节,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亘古不变。千百年来,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这是一个崇高职业;对人类文明有贡献的职业,就该值得尊敬。从古至今,无论民间还是国家都提倡尊重师长、重视文化。教师的工作虽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仅是在三尺讲台上默默无闻地耕耘,却蕴含着创造的神奇。人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一个缺乏教师的社会,肯定是一个无知甚至野蛮的社会。

  社会中的任何职业,往往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体现在其特有的工作环境中。教师节的设立,就是让全社会“尊师重教”。而只有首先尊重教师,才能去谈“重教”。因此,尊师,应该永远教育界的“文化符号”,且一定要它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有尊严,教育蓬勃发展,国家繁荣昌盛。

  国家设立教师节,不是仅是为了提高教育的地位,以让人们充分认识教育 “百年大计”的重要性,还要让“尊师”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因为只有教师有尊严,教育才能受到应有的尊重。每名教师都有自己的职业诉求和职业信仰。教师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关心,还有各种权利的诉求,如教师的健康权、休息权、娱乐权、隐私权等。

  然而,社会对如何尊重教师似乎还存在误区。教师的辛苦,所付出的艰辛,有目共睹,且在教育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下,教师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升,敬业程度也随之提高。事实上,教师每天的工作十分辛苦,承担了众多被放大了的责任。不仅如此,各地的教师在待遇上差别明显,也确实充满了一些无奈。例如,不少教师在超负荷工作,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每天在签到、签退、加班、补课、课外活动等上连轴转。教师本该有的职业信仰,就是在这种近似死板的管理中被逐渐淡化,长此以往,会令其无所适从。如得不到家长和社会的配合和理解,教师就会更加充满委屈。

  另外,教师还存在道德上的困境,由于目前的管理体制没有正确强化“尊师”这一文化符号,这就造成了教师的工作中哪怕出现了一点瑕疵,或者庞大的教师群体中偶然出现了一个败类,那么全社会就把脏水都泼在整个教师群体上。对教师道德的过度开发,已形成了一种可怕的“道德绑架”,从而忽视了管理的漏洞,以及家庭和社会该承担的责任。相比其他职业,教师确实有更高的道德要求,也存在个别行为不端甚至道德败坏的教师。但同时,教师职业不是抽象地脱离时代背景而存在的。如果把教师还原到历史坐标和现实复杂性中来看,也许,人们的心态就要平和得多,评价也就更客观许多。

  尊师,就是要对教师给予必要的关怀,其中就包括认真贯彻《教师法》等教育法规,把“尊师重教”落到实处。要让每个教师都感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性、必要性,还显得不够,还要让全社会感到教师职业价值的重要性,尤其是让教育管理部门给予教师应有的物质和精神关爱,如此,教师的职业精神才能彰显,才能把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深度融合,更好地去教书育人。

  其实,1985年设立的教师节有两个基本初衷:一是提高教师地位,二是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这两点分别对应着教师的权利、福利,尊严、地位,以让全社会对教师的重要性有普遍认同感。尊重教师,才能培育出教师的职业感、荣誉感,才能在工作中不断散发出“教书育人”的光芒。“尊师”当永远是耀眼的“文化符号”,且这一“符号”需要强化,不但需要学生、家长的强化,更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及全社会的强化,也期待教师自身去增强公民责任意识和职业感。如此,教师快乐教书育人,全社会受益的局面才能形成。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