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苏玳:“大学生参与耕地”过程重于结果

发布时间:2018-03-14 16:07:08来源:荆楚网

  3月12日,四川成都。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举办了一场耕地大赛,比谁挖坑最快最多。该校学生要在学生农场修够32个学时才能毕业,要学会翻地、锄草、播种、施肥等各种技能。(3月13日澎湃新闻)

  据报道,3月12日,川大锦城学院迎来了一个不一样的“植树节”——第40个中国植树节暨第一届锦大农场“春耕节”系列活动。锦城学院早在2006年,针对社会公众认为大学生缺失创新思维、创造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始推行“三练三创”实践教育。其中,劳动教育成为“三练三创”实践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劳动教育的主要实践平台——学生农场,是锦城学院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特色板块。学生参与农场劳动(翻地、锄草、播种、施肥、收获、销售等农业劳动)获得的农场劳动学时,学时量不得少于32个。锦城学院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参加农场劳动。十余年来,农场劳动成果显著,上千个班级共计约四万人次学生完成了劳动实践教学课程,完成劳动学时总量高达280万个学时。

  劳动教育纳入大学生学时考核,新闻一出,瞬间引得众人议论纷纷,有的支持、有的怀疑、有的反对、有的则不以为然。支持者认为,大学生们引领了都市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对国、对民、对环境、对生态、对景观,都有益处;怀疑者说,靠几个大学生能搞起都市农耕?难!反对者说,大学生不好好念书种哪门子的地啊?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种地不过是件寻常事儿,何以大学生种地引起众议?笔者看来,大学生种地引人非议其实有一定缘由,毕竟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就应该以学业为重,就应该追求科技技术创新,如果把种地当做主业,难免费时费力。但是,大学生种地就是不光彩的事?就不值得提倡吗?

  答案显然不是。耕种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财富,尽管我们的耕种形式在改变,然而,耕种传统文化并没有改变,依然是我们中华民族值得传承的宝贵财富。再者,对于大学生而言,或许农耕生活,收成不多,但收获很大。

  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参与耕作,其过程重于结果。在耕作过程中,大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农民的艰辛,体验到传统农耕文明的灿烂,树立保护环境、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意识。大学生参与耕种,并不在乎收获了多少蔬菜,而是让更多人参与其中,使更多学生获得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精神,完善人格,砥砺德行,使同学们掌握和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其生存本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所以,笔者看来,大学生耕种是值得提倡的,对于大学生参与耕种,我们不妨给予更多的期待。或许,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未来的某一天会给我们的国家、社会带来福音。

  稿源:荆楚网

  作者:苏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