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多次谈到“开放”与“合作”,受到广泛关注与共鸣。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语境下,国家的进口与出口同等重要,进口不但可以弥补国家在资源与技术等方面的不足,而且可以最大化的实现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分工合作与比较优势,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二战后,美国积极推行贸易自由化,欧洲经济共同体实行关税同盟,并且对内取消关税,美、德、日等世界经济强国大力引进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引领世界经济在萧条中实现复苏。在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征程中,我国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当初的进口可乐、汽车等日常消费品,引进技术、资金等发展要素,到实现经济的快速腾飞,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如今,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我们要一如既往的保持这种“引进来”的劲头,谱写中国对外开放合作的新篇章。
开启对外开放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实施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要保持“一百年不动摇”。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证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这不但展现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也为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征程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我国将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积极“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鼓励和支持上海在推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大胆创新探索,为全国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开启我国对外开放新征程。在对外开放的广度方面,我国将扩大金融业开放、推进服务业开放,加快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开放进程;在对外开放的深度方面,我国将深化农业、采矿业、制造业的开放,进一步降低关税与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加快出台外商投资法规,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等。
开创对外合作新格局。“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浪潮下,需要各国携手合作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削减壁垒、扩大开放,国际经贸就能打通血脉;如果以邻为壑、孤立封闭,国际经贸就会气滞血瘀,世界经济也难以健康发展。国际经贸发展史告诉我们,合作带来共同进步,抵抗必然彼此落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载人航天、大飞机等方面积极参与国际攻坚与合作,取得重大创新成果。与此同时,我国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与贡献者,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功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努力改善多边贸易体制,不断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等对外合作新格局。
“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各国就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我们要携手谱写中国对外开放合作新篇章,书写亿万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
稿源:荆楚网
作者:黄磊
(作者:杨虹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