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聚焦湖北

更多

严雨龙:公共行政可以“买智”不可“买名”,必需“卖力”不可“买力”

发布时间: 2009-03-17 08:45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公共行政可以也必需群策群力。“依靠群众,为了群众”,这不但是我们的宗旨、方针,而且也是我们的具体工作方法。政府工作社会广泛参与,这是我们所特有的政治优势。许多工作正是发现、总结、发挥了群众首创,才创造了奇迹。在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下,适当的以有偿、奖赏等方式,来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政府某项工作,使之提高效率、促进科学化,无可非议,大可推行。比如公共行政的某项“有奖征集方案”;警方的“悬赏破案”等等。
  但是这些公共财政以“奖赏”等名目支付“购买”的,应该仅限于“民智”(包括某项特指的信息)。如果一旦基于“买名”(提高知名度),就违反了公共行政的基本原则。政府工作就是为民谋利造福,民生不需要沽名钓誉。显然“买名”的直接受惠者是当地政府,或者直白的说是当地领导干部。对于老百姓或许只是个美丽的“画饼”。以此“买名”与花巨资请明星演出,大搞什么“节”的庆典造势,以及建造“天下第一城门、大道、塑像”等等,实质上是同出一辙;都是政绩自利。
  当然,在“注意力经济”方兴未艾的当下,“名”与“利”是直接相关转化的。但是,投资环节、经济发展之名,是实名非“笔名”“艺名”的虚名。政府扩大城市知名度,硬功夫还是在于创造环境、提升城市形象。重奖之下,不可能造就“人人都成了投资环境”;“服务态度”仅仅是投资环境中的最基本。别说500强,即使一般的投资商,根本不会冲着某地的一个虚名而砸钱。投资的本性就是唯利是图,因为这不是慈善,也不是扶贫。
  市场经济中,确实“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包装、推介是重要的。但是,我们着力推广的还是酒之香气,而非“酒名”。倘如将一个“酒名”变换着叫得再响,或许一时会很吸引“眼球”;但“香”不副实,别人照样不会出手。出了手的必然心生上当。这样非但不可持续,而且还是饮鸩止渴。叫香才叫好,叫响却不见得。靠花钱“买”得名气,总是个徒有虚名,何况还伤了民生、伤了民心。
  其次,行政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只有卖力的为民干活,才能凝聚民心赢得民力。然行政不可以各种名义“收买民力”。见义勇为奖励是一种道德激励,悬赏破案是鼓励公众举报线索。如果以“奖励”等名目将“破案的职能”转嫁、“外包”给社会群众,这不但有违公共行政的宗旨,而且还是严重的渎职。
  招商引资,政府、企业、社会、个人,都各有其职。该政府做的事情,就得政府做。如果说有市民自觉的为政府提供相关的重大信息,这无疑是立功表现,应该授奖。但是,政府动用公共财政,以“奖励”驱动全民招商引资,这实质是政府“雇用”公众干政府的工作。所以是行政权力滥用。
  这种行政“外包”现象不止类似的招商引资。比如有的地方,谁能说清楚那是“拆迁办”还是 “拆迁公司”;谁能搞清楚那是“公安局”还是“保安公司”?
  稿源:荆楚网
  作者:严雨龙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余宽宏)
关键词:严雨龙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