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湖北的文化有点热。
汉味小品《五十元钱》继《招聘》之后,今年再次亮相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逗乐亿万观众;今年5-7月,湖北产《南下南下》、《洪湖赤卫队》先后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舞剧《王昭君》热演全国,去年应邀成为第11届上海艺术节的揭幕大戏;大型地域风情舞蹈诗《家住长江边》,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文华大奖之后,远赴新加坡等地演出,受到异国观众热捧。在第十四届央视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撒叶儿嗬组合又为湖北蝉联原生态唱法金奖,为全国省市区的唯一金奖。…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反映。获奖文化作品的后面,是一批文化群体作品;一批文化群体作品的后面,是一批潜心创作的文化作者;一批文化作品创作者的后面,是奋力拼搏的湖北人民,是更大的体制和机制的支持。湖北文化的复兴,见证了湖北上下求索的精神。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有镬鼎、《楚辞》、郭店楚简;这里有屈原、张居正;这里有武昌起义、黄麻起义。深厚的文化底蕴,宛如一个天生质丽的女子,难以自弃。
然而,在当代,湖北却一度沉寂。这种沉寂,不仅表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同样也表现在文化方面。一度时期,无论是表现精神状态的文化作品,还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精神状态,抑或是物质形态的创造状态,无不弥漫萎靡不振的沉沦气息。以至于有人惊愕的探问:《湖北人,你到底患了什么病?》
湖北不能沉沦,湖北不可能沉沦,湖北也没有沉沦。因为这里有西周楚人筚路篮褛的历史。
进入新世纪,湖北人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奋力拼搏。以先楚独有的奋发精神,掀起了一场复兴湖北的运动。
2003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湖北榜上无名。榜上无名不要紧,关键要有改革的精神。“比照试点、自学成才”就是这种精神的写照;湖北发展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湖北没有等待中央的政策,没有观望中央的偏好,从本世纪初开始,不断探索民营经济、科技经济强省之路,“两圈一带”发展战略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探索中闪亮登场。在文化领域,就在人们面对眼花缭乱的文化载体无所适从的时候,湖北新创60余台反映时代精神、体现湖北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舞台剧目;全省投入30多亿元新建改建了一大批公益性文化设施;并出台了《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实施办法》,分别拿出1000万元重奖影视精品、创建地域文化品牌。
湖北文化的复兴,不仅仅表现在文学作品创作及获奖作品上,更反映在湖北人民的精神风貌上。当人们感叹多元价值观对新生代年青人的影响的时候,湖北人链救人、暴走妈妈、信义兄弟、韧书记严大平等一个个精神明星,闪耀荆楚,震撼中国大地。
湖北的文化复兴,刚刚起步。湖北需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湖北更多的文化作品需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我们相信,有今天的探索,有今天的基础,湖北的文化事业会更加灿烂,更加辉煌。湖北文化的会伴随着湖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复兴。
稿源:荆楚网
作者:郭慧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