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举行首场“三农版”电视问政。直播现场,台上厅长们的“不安”、“震惊”、“愧疚”、“心情沉重”与台下农民代表手中的“哭脸牌”、“笑脸牌”交相辉映。这一“干部叫苦、群众叫好”的场面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日常工作中,让领导干部感到“难堪”、“叫苦”的机会其实不多。因此,一旦在聚光灯下直接面对媒体和公众的诘问,难免压力很大,有手足无措之感。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之所以在台上频频“叫苦”,关键还在于台下没有“吃苦”,没有下苦功、办实事,工作做得不扎实。否则,面对任何追问和质疑都能泰然处之、岿然不动。
能让领导干部“叫苦不跌”,这其实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至少能让他们感觉到压力,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还没有做到位,没有得到群众的完全认可。否则,有很多干部可能还自我感觉良好,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和群众的要求其实还相差甚远。为了让自己免于再次当众“叫苦”的尴尬,就非得在实际工作中加倍弥补不可。要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作为“第一信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自己负责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群众的“哭脸”变“笑脸”。
当然,一名干部如果经常主动“叫苦”,可能也有问题。这种干部往往觉得自己工作做得最多,能力最强,贡献也最大,但就是回报太少,升的太慢。把多干工作看作是要求回报的条件或筹码,其思想意识早已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领导干部必须要避免的一种心态。
群众希望看到的,其实并不是领导干部的“窘态”,而是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因此,建立一种让领导干部感到“不安”和“愧疚”的体制机制,让其始终有“如履薄冰”之感,对于推动干部“眼睛向下看”,解决基层群众的实际困难,提高执政意识和为民意识是不无裨益的。要实现这一目标,电视问政只是其中一种手段,还需要媒体和公众更广泛的参与和监督,更需要对作风漂浮、华而不实,置群众利益于不顾,甚至与民争利的干部进行问责。如果不动“真格”,问政的实际效果恐怕也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执政之基。为了让“群众叫好”,我们的干部多叫点苦又何妨呢。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君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