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网上一条环保部采购空气净化器的信息,引发网友热议。有人指责环保部对当前雾霾天气有“先见之明”。环保部当日回应:用于档案室防尘,跟近日北京空气质量无关。(1月15日央视网)
多地持续雾霾天气,没见到具体防治措施,却瞅着环保部自购空气净化器,网友心里着急,可以理解。的确,如果环保部门只是想方设法生活在净化的空气中,怎么会有决心整治污染的空气呢?
环保部的解释,证实了网友的评论是个不怎么美丽的误会。实话说,政府采购,要走申报审批的程序,不是一下能“救急”的事。另外,一台空气净化器,搁这么大一单位,也起不了实质作用。
巧合归巧合,但还是要理解网友的期待。近日,针对多地空气污染,中央领导提出“必须有所作为”的指示。而环保部,如何落实“有所作为”?
1月9日,媒体称,投资80亿的深圳机场,因无视环评法被环保部叫停。要知道,该项目已开工近3年了。此前,胶济铁路等两条铁路项目,虽然违反环评规定,但叫停后依然开工建设,无视环保部门的存在。更别说一些地方,环评只是过场,项目往往是“先进洞房后补证”。由此可见,环保部门有所作为的空间,无疑是相当大。
网友对环保有意见,其实是呼吁环保部门要对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重拳打击。雾霾天气,表面上是工地扬尘、工业排放、汽车尾气所致,实则是当前治理空气污染,依然在靠风刮,靠雨淋的现实。否则,眼睁睁看着束手无策。环保部门的无力,自然让网友联想到“自保”。
食品或许可以特供,但在空气面前,谁也不能生活在“城堡”。环保部门以民意为支撑,有所作为,才能说建设美丽中国。
来源:楚天都市报
作者:吴双建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