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连续追踪报道“铁女春芳,治儿救夫”,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幼子脑瘫,丈夫肾衰,家庭厄运叠加,千钧苦难压上心头,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万箭穿心之事,难以承受之重。然而,我们看陈春芳的故事,不仅仅是同情,更多的是钦佩。那种不向压在身上的命运之石低头的顽强,那种向上生长的积极力量,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读者。
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可能遭遇不幸甚至厄运。厄运要将我们抛离出正常的生活轨道,滑向深渊;要将人扭曲变形,陷入身心痛苦之中。家庭成员患上脑瘫、肾衰这样的重大疾病,就是对一个经济上无碍的家庭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对一个工薪家庭,更无异于一场灾难。在风险社会,我们需要保护好自己和家人,极力避免这一切。但厄运无法被我们预先掌控,因而无法选择,但对待厄运的态度可以选择。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面对厄运,是选择消极逃避,还是选择乐观面对?答案不言而喻,可是知易行难,这是一个绝不亚于“生还是死”的难题,它一天天考验着人的忍耐力极限,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扛得起来,跨得过去。我们欣慰地看到,厄运改变了陈春芳的生活轨迹,也让陈春芳不断蝶变成长,由一个弱女子变成了一个“铁女人”,乐观开朗地面对现实。她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做了命运的主人。她像熬过严冬的花木,在料峭的初春,吐出迷人的芳香。如果说人是一根脆弱的芦苇,那么陈春芳做一根努力向上生长的芦苇,已经赢得了做人的全部尊严。
我们的生活需要正能量,我们的社会需要正能量,那些激发人向上,促使追求、让生活变得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是我们遇到挫折、厄运时,不牢骚满腹,不自暴自弃,而是努力改变现状的力量。绝大多数人都具备爱、责任、善良这些正能量基因。我们报道和评论陈春芳的事迹,不止于钦佩她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她对丈夫、儿子的爱和责任,更是要把这种向上的正能量传递出去,激发更多的人。对于一般人来说,陈春芳向他们展现了人性中美好的因子,每个人哪怕释放一点点正能量,整个社会就会变成温暖的大家庭;对于同样遭遇厄运,正徘徊在绝望边缘的人来说,陈春芳给他们的人生账户上打入了一笔无形财富,他们从榜样那里获得重拾生活的信心:只有把心朝向阳光,才能驱逐阴暗,走向希望,靠近幸福。
陈春芳,我们为你祝福,我们为你加油。
来源:楚天金报
作者:廖保平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