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历史来讲,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就是中国将成为世界的强国。有西方学者提出,“与英国18世纪、美国19世纪的工业革命相比,中国工业革命在技术创新上稍逊一筹。中国自主创新的困难在哪里?”
困难在哪里?在于我国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而实现强国梦的关键,就是要提高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不仅仅是增加教育、科技投入的问题,关键在于建立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和机制。我国现行的教育、科技体制适应不了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这些年来,我国专利数量、论文发表数量等已经处于世界前列,但是质量还需要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产品和产业的能力还不高。我们并不差钱,不差人,不差市场,而是缺乏一套把这些科技资源转化为生产力的制度体系。
以我国国家的研究机构运作为例,有学者研究,这些机构的运作经费30%来自财政拨款,而70%却来自一些部委(据说有10个部委)的“竞争性课题”。一方面,这种多头的科技资源供给体制,很难集中资源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并且这些部委的课题由于专业、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原因,难以反映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些研究机构及科技人员,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争取这些竞争性课题,科研机构难以有效地整合资源,资金低效使用,考核成本高。更重要的是,科技人员难以“静”下心来从事科技研究。这种体制很容易导致科技数量增长、课题导向的增长,而不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十八大已经为我国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我国需要科技体制的顶层设计,要以实现驱动创新战略为导向,构建有利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体制。要在科技领域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按科技发展的规律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卢现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