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备受关注的湖北公车改革方案向全社会公布,厅局级以下工作人员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公务交通补贴分为四档,最高每月1690元,最低450元。公车改革的意义,不仅在于降低行政成本,更在于彰显自我革新的勇气和魄力,也将证明和检验上上下下对于深化改革的态度和决心。
改革之难,难在碰触利益比碰触灵魂更加困难。细细算来,我国公车改革已经在路上徘徊二十余载,一路可谓磕磕绊绊、举步维艰。过去人们常用“屁股底下一座楼”、“车轮下的腐败”等,嘲讽公车私用、公车浪费、超标配车等问题,类似的不正之风成为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一大阻碍。
如今,我省端出掷地有声、货真价实的改革方案,51%的公车将被取消,同时严肃纪律强调“六个不得”,每一条措施都直触利益的藩篱。不过,改革的推进和成效,不仅仅是政府部门和公务员的事儿,它还与全体老百姓密切相关。
公车花的每一分钱,都来自纳税人,人们常说“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儿”,因此老百姓应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在改革过程中,公众不能仅仅成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应该成为改革的推动者、参与者和见证者。
首先,有关部门应该着手开放公众监督平台,主动邀请民间监督员,将车改整个过程公开、清晰、透明地置于公众视线之中,及时解答各种疑惑和问题。超标的公车将如何处理,会不会成为某些人的新得利益?公务人员交通补贴,怎样既满足公务的要求,又不会成为变相的福利?诸如此类的问题虽然在方案中已有涉及,但各项措施须有细化规定,必须警惕换汤不换药的形式主义,避免趁虚而入的特权腐败。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让被改革切掉的利益,再以其它方式回输。
其次,公车改革的目的在于减少财政支出,缩减三公经费,那么就要敢于晾晒成绩单,用数字说话,用事实说话。改革要动真格,要让老百姓切实看到改革前后的差距,让老百姓来当判卷人。如果发现还有哪些“题目”没有答好,那就打回去重做,直到让老百姓满意为止。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有了制度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力,制度就会成为一种摆设。我省公车改革已经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但任何一次改革都是一段艰难的跋涉,不可能一蹴而就。越是进入难行的深水区,越需要拿出勇气和担当。
俗话说“民心齐泰山移”,我们必须以开门改革的姿态,引入社会力量,加强公众监督,做到公开透明,才能够不断赢得民众的信任与支持,才能让公车回归姓“公”的本义。
稿源:楚天都市报
作者:彭肇一(评论员)
(作者:蓝镭)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