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报讯 一直以来,医生的“白大褂”形象深入人心。但有研究对医生的这种“标配”却提出了质疑,认为白大褂容易携带细菌,增加患者感染风险。
新一期《英国医学杂志》刊登的一篇研究论文说,传统的医生工作服可能有助于疾病传播,因为这种工作服会不可避免地携带和传播病菌。这篇论文的作者是一名医生,他认为传统的医生工作服仅仅具有象征意义,穿上它并不能赋予一个人某种身份或职业水准,“衣着体面、面带微笑,比身穿白大褂更重要。”
而力挺白大褂人士则指出,这种传统穿着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患者更容易对身穿传统工作服的医生产生信任感。医生们也认为,如果白大褂能够改善医患关系,那就应该继续穿下去。
其实,关于白大褂的存废之争,并非现在才开始。早在几年前,英国就已经出台一份着装守则,禁止医生在工作场合穿着长袖上衣,包括白大褂。美国医学会也曾在2009年试图彻底禁止白大褂,但遭到了医生们的坚决反对。
说到底,“抵制”白大褂的重点不是“白”,而是“大褂”。2011年,以色列研究人员发表研究报告说,他们对白大褂的袖子、腰部和口袋进行抽样调查显示,有一半的样本中含有至少一种病原体,63%的制服上含有潜在的危险细菌。
尽管这样,即使在已经基本告别白大褂的英国,呼吁白大褂回归的声音也从未间断。2013年,同样是在《英国医学杂志》上,英国医生撰文指出,医生属于特殊职业,需要有别于大众的职业装束以彰显其特殊身份,白大褂的存在很有必要。
总体来看,目前给白大褂的存废下结论为时尚早,有关其携带细菌的研究,也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稿源:楚天都市报
作者:新华
(作者:蓝镭)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