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武汉怎样才能不再受伤

发布时间: 2008-07-06 08:55   来源:    进入电子报

  7月4日,一篇题为《二环高架停工,800万武汉市民最受伤》的文章在荆楚网上刊出,并被广泛转载;联系到6月12日同样出现在荆楚网上的文章《不谋一城,难谋一域》,两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的论调:武汉大学反对高架桥建设,就是损害800万武汉市民的利益;高架桥停工,800万武汉市民受到伤害。
  网上众说纷纭。抛开情绪化的发泄,我们不妨探讨一下:800万武汉市民到底为何受伤?
  一、还原焦点:怎么建,而不是建不建
  这个事件涉及到两个关键词:二环线、高架桥。二环线是解决交通拥堵的重要市政规划,高架桥是二环线建设的具体方式之一(并非唯一)。
  武汉市民的利益是:改善交通状况,出行更方便。为此,二环线的建设需科学、合理地解决出行问题,并尽快建成。
  武汉大学对二环线的态度是:支持二环线建设。因为武昌街道口一带拥堵,武大师生是最大的受害者,他们的出行同样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学校门口经常被堵,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武汉大学同样迫切希望二环线早日建成。
  从对二环线的态度来看,武汉大学与武汉市民是高度一致的,不存在根本的冲突,他们都支持二环线建设,希望交通状况早日得到改善。
  真正的焦点在于:二环线怎么建?是建高架桥,是地面通过,还是挖隧道?这个问题并没有经过武汉市民认真讨论,武汉大学的诉求是不要建高架桥。如果不建高架桥,还可以通过地面或地下的方式来建设二环线,武汉市民的利益并没有受损,他们改善出行条件的愿望仍然能够实现。
  武大提出来的是怎么建二环线的问题,而不是建不建的问题。如果有兴趣,武汉市民不妨更多地来讨论:到底是建高架桥好,还是建隧道好?
  二、武汉市民:如何构成?谁来代表?
  既然武大与武汉市民并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那么为什么会有人把二者对立起来?武汉市民到底是如何构成的?谁能够代表800万武汉市民
  武大师生是不是武汉市民?武大教师均为武汉市户口,武大学生为武汉市临时户口。如果武大师生是武汉市民,怎么可以将二者对立起来?如果不是,那么,华科、理工大、华师、华农、地大、财大、湖大等部属、省属高校的师生也该不是了,武钢、神龙等中央、省属企业的员工也该不是了,中内驻鄂单位、省直机关的工作人员也该不是了,把这些都除开,武汉还有多少市民?此外,800万武汉市民中还有300万农业人口,他们算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武汉市民?所以,如果一定要将武大师生与武汉市民对立起来,则狭义上的武汉市民最多不过300多万,而且,除开了中央、省驻武汉单位的人员,武汉还剩下什么?
  谁能代表武汉市民发言?《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当然不能,他们恰恰跟武大是同一类别,都是部、省属单位。武汉市委市政府?他们召开新闻通气会,正在积极协商,争取最科学的方案,而且没有对武大提出任何批评,相反正在通力合作。
  那么,所谓代表800万武汉市民之说,纯属自作多情,或者说是无理取闹,甚至是别有用心。而在大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无端挑拨武大与武汉市民的关系,只会增加社会矛盾,埋下不稳定的种子,有百害而无一益。
  三、屡屡受伤:喧嚣中更需理智
  事实上,真正让武汉市民受伤的事不在高架桥的建与不建,而在城市的发展速度、文化的积淀厚度、文明的进步程度。
  武汉一度是在国内非常有地位的城市。明清时期,汉口为天下四大名镇之一;民国时期,武汉的经济实力仅次于上海;新中国建国初期,武汉还在全国排名前五。改革开放以来,武汉自身有较快的发展,变化很大,这是事实;同样的事实是,跟兄弟城市比,武汉的地位下降很快,早已排到十名以外,在苏州、宁波之后。武汉市民不妨认真思考,这是为什么?
  有人把武汉相对落后的原因归结为中央和省里对武汉的支持力度不够。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不说武锅、武重、武船等重点企业的布局,单看今天武汉的经济,三大财政支柱武钢、神龙、武烟,武钢、神龙是中央企业,神龙还是省里促成从十堰迁来的,武烟是联合了全省的烟草企业组建的,这三大企业恰恰是中央和省里支持的结果。除开了这,武汉自身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企业?郑州网友说:跟郑州比,武汉除了几所好大学之外还有什么好Nb的?武汉有什么有力的反驳理由?
  就说城市建设,让武汉市民受伤的事恐怕不少:十几年前炸掉城市标志性建筑武展,至今很多市民心中还在流泪;十年前炸掉刚刚建好的江滩花园,这个鼓吹“我把长江送给你”的高级小区,居然建在长江大堤以内,惹得总理发怒;去年炸掉了仅仅使用13年的武昌火车站高架桥;听说还要缩建龟山上的三国城……上述项目开工时都是手续齐全的啊!试问,这浪费了纳税人的多少钱?而且,武汉从中吸取教训了吗?
  还有人提出,为什么在武汉的部分中央单位屡屡受挫?比如,武汉军区被撤销了,武汉铁路局一度被降为分局,划归郑州铁路局管辖。
  四、武汉未来:怎样才能不再受伤
  所有真正热爱武汉的人都希望武汉能够健康、快速发展。
  武汉有很多优势:九省通衢,交通便利;多山多水,风景秀丽;院所林立,科教实力雄厚;有较好的工业基础;武汉城市圈被国务院批准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城市圈中众多兄弟城市的支持与补充……
  湖北人、武汉人以聪明著称,号称“九头鸟”,如果大家齐心协力,冷静思考,集中精力办实事、办大事,武汉、湖北何愁不能快速发展?
  武汉需要的是和谐,而不是矛盾。努力消化既往矛盾、避免制造新的矛盾,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而和谐是发展的前提。
  武汉需要的是包融,而不是排斥。自古以来,武汉的发展就在于居两江交汇、九省通衢之处,吸纳东南西北之长处;今后,无论是城市圈建设,还是与兄弟城市合作竞争,都需要开阔的胸襟与气度。
  武汉需要的是踏实,而不是浮躁。听风就是雨、处处骟风点火显然不是大部分武汉市民的性格特征,勤奋务实、积极进取才是成功的品质。
  相信武汉市民能够明辨是非,平心静气、积极融洽地建设这座城市,共同促进城市的发展。
  稿源:荆楚网
  作者:轶名(自由来稿未署名)

(本文来源: 编辑:吴双建)
关键词:高架桥;武汉大学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