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如何令干部对百姓生命安全问题不麻木
发布时间: 2008-09-20 10:24 来源:
进入电子报
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19日上午在中央党校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指出,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从这些事件中反映出,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我们对这些事件及其后果的严重性必须充分估计,对其中的惨痛教训必须牢牢记取。(9月20日 新华网)
如何改变一些干部对百姓生命安全问题麻木的现状,笔者认为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就是加强党自身队伍的建设。正如胡主席在讲话中说的那样,“只有抓紧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全党同志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我们党才能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现在已经有80多年,党员从成立初期的几百人发展到现在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历经风雨考验。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我党从来都是依靠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获取胜利。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是如此,每一项建设成就的取得,都与人民的密切拥护分不开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在改革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只顾经济的发展,忽视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导致一些地方矿难频发,事故迭起。很明显这是一些干部的执政观念出了问题,因此首要的就是要加强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让他们时刻意识到,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任何时候都要依靠群众,而不是将群众推到对立面。
其次,就是完善干部的评价机制。中国的干部评价机制一直以来都在改进,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干部提拔过程中虽然也有上级组织部门的考察,以及征求群众的意见这个过程,但实际操作中上级组织部门的意见的作用更大,群众评议往往流于形式。结果导致少数官员的问题上级没有觉察,“带病提拔”之后酿成严重后果。选拔方式的不完善,造成一些地方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对上不对下”的不好习惯,工作以获得政绩,得到上级的肯定和重视为先,而对下级及群众的意见却较少关注,甚至对一些关系到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安全的问题也置若罔闻,听之任之。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矛盾越来越多,迟迟得不到解决,一旦爆发,所造成的伤害和影响非常惊人。
最后,就是完善法制建设。在很多地方,当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和责任事故之后,往往都会有当地某些部门和责任人涉嫌瞒报事故真相的新闻传出。如这次山西垮坝事故,事故中死亡的人数变来变去,扑朔迷离,几乎未下雨当地官员居然称下“暴雨”等等,意图将一场人祸转嫁为天灾,让社会和公众徒增疑惑。中国有完善的法律,在一些重大的责任事故发生后,是天灾还是人祸?如果是人祸责任人是谁?责任人该担任到何种程度?是否有漏网之鱼等等问题一定要迅速厘清,否则就会谣言四起。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还要做到有法必依。这样法制的威严才能落到实处。
(本文来源: 编辑:董育雄)
关键词:陈明;干部;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