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民王飞这几天肚子有些不舒服,到医院去检查,医院给他开了四支药,共计9毛2分钱。“我在报纸上看到有医生开出1毛钱的处方,我还不相信。没想到,这种事让我碰上了。”王飞说。(6月13日《新民晚报》)
王飞的惊诧与激动溢于言表,这是对开出廉价处方医生的一种感激,也是对民众看病贵现实的一种控诉。“不相信”和“没想到”的背后,隐含着民众求医贵的无限痛楚。
王飞的境遇和江苏一家儿科医院医生的1毛钱处方,都是“大处方”“贵处方”里的奇葩,虽然不乏类似的情况,但毕竟只是个例,并不具有代表性。而且其一,这两者均是刨除了各项检查之后的单纯处方药费用,廉价只是相对而言;其二,开处方的医生均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神操守,只是万千医德流失甚至丧乱的医生中的个别。
“只开对的,不开贵的”、用小处方治大病,这需要医生始终牢记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标准,守住医风医德,但如果将解决老百姓看病贵问题,或者仅仅只是把乱开处方问题,寄希望于医生的道德良知,显然又是不大靠谱的。首先医生道德良知很难在利益面前毫不动摇。买什么样的普通商品,消费者完全可以自主自由选择,但患病之后,吃什么药,对于绝大多少人来说,唯有听从医生一条选择。掌握着医学知识与技术的医生,相当于掌握了一种特权,病人无疑是其拥有的最大创利资源。诱惑如此丰厚,道德呼吁和良知谴责无疑都是苍白而无力的。其次,药品回扣潜规则、医院的制度和评价体制助推着“大处方”的不断涌现,将廉价处方逼向了无人问津的角落。开的药品越多,药价越高,医生的收益就越多,在医院的考评制度里,业绩也就越好,升迁的机会也就越多,这一环环一扣扣,完全将医生“套牢”,也将医患关系生生剥离。
1毛钱处方也好,9毛2的处方也罢,只是个别医生操守医德的结果,是看病贵现状下的个别。真正解决民众看病贵问题、将廉价处方从失落的角落里找回、改善医患和谐关系,需要其他医生向这两位医生的道德良知看齐,但更需要整体医疗体系的完善,需要医院考核与评价医生业绩制度的改变,需要严厉打击医药回扣、医药暴利现象。
稿源:荆楚网
作者:边城榴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