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号,参加了政府部门的一个会议。事前通知八点半开会,途中因一件小事耽搁,到会场接近八点四十,自以为正好,谁知会议准时开始了,台上台下的官员严肃齐整,倒是我们这些平时爱挑剔的“文人”迟到、进进出出。
无疑,经过前段时间的“治庸”、整顿,部门开会拖拉的作风有了显著改善。起码官员们的时间概念比过去强了许多。单凭这一点,就值得叫好。这样的表率作用远比那些空泛的红头文件以及贴在墙上的“×不准”强。
日前,湖北省委、政府规定,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开短会,发短文,讲短话、简办事”,正是将“治庸、整顿”风暴一步步推进、深入的实际举措,它击中了干部作风痼疾,深得民心、民望。
但再好的政策,关键还是落实。以前省委、政府类似的文件也发过,在局部地区、在一些部门也引起过很大的触动。只是风声一过,热情一了,你还是你,我还是我。
究其根本,一是当前部门干部职数多,人手宽松,干不干事都不影响大局;二是少数干部责任心不强,工作纪律涣散,加上没有得力的约束措施,养成了不良习惯。
对付这样的慵懒、散漫病,最有效的“方剂”是精兵简政和问责到人,像日前的那个会议,如果没有门口的时间签到要求,没有会议监督人员堵在门口不准随便进出,事先没有宣布对违反规定者严惩不贷,即使领导在台上喊话的声音再大,也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即便如此,少数官员在会上的表现仍然乏善可陈。讲话稿几十页,照着讲稿念,空话、套话、官话满天飞,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
看来,干部作风不是不能转变,而是缺乏可操作的落实行动。只要上上下下齐下决心,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改进会风、文风、话风、事风,没有过不了的沟沟坎坎。
稿源:荆楚网
作者:汪红光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