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一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热潮即将再次到来。早已憋足了劲的我市“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绝对不会错过这次机会,将会放手一搏。
“铜绿山古矿冶遗址”作为一张世界级文化名片,通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方式争取资金、争取关注、求得支持,将它完整地保留、保护起来,并且深入研究其文化内涵,使之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经济,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也是一个值得期待的举措。但宣传、保护、研究非物质文化真的非“申遗”不可么?答案显然不是唯一的。
中国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非遗专家部主任冯骥才曾经建议国家停止“申遗”,把“申遗”改成“审遗”,对2006年来列入“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的70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审核,看看哪些“非遗”项目消失了,没有了,在不断反思中探索成功有效的“非遗”保护之路。
冯骥才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今年早些时候,北京曾爆出梁思成、林微因故居被强拆的丑闻,去年乃至更早时间曾爆出曹操墓被盗挖、破坏的消息,至于一些成功“申遗”的非遗项目,因人为因素“自绝于民”更是屡见不鲜。
一个原因,是部分地方官员文化意识落后。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把“非遗”当文化,而是把“申遗”与经济利益挂钩,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了振兴地方经济、提高官员政绩声誉的敲门砖。这种变味“申遗”带来的结果,要么是“申遗”结束,束之高阁;要么是过度开发,未老先衰。想一想房县的“诗经文化节”,想一想咱们的“西塞神舟会”,花费如此巨大人力物力申请来的“非物质文化名片”,真的发挥了多大的魔力?
还有一个原因,是把文化当作产业来做,这种认识上的错觉成为制约文化发展的毒药。
不可否认,被称为文化的东西,很多像布贴、竹篮、铜雕等物质化的工艺品、艺术品他们都可以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推广,并依托该产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推动文化事业的深化发展。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更多的文化像民俗、民歌、民间戏曲之类非物质化的艺术品,它们不具备商品性,不能当成产业来开发。如果忽视这些差异,笼统地一概而论,必然会带来非物质文化理念的扭曲。
从文化层面“申遗”,就应该将重点放在“非遗”的保护、宣传、推广上,落到实处则是政府投资保护,免费向大众开放,让人民大众充分地享受到非物质文化的成果。而像某些地方企图通过“申遗”包装,借机涨价敛财的不正常申遗行为,其结果必然是“文将不文,化将不化”,到头来申遗非但起不到传承保护“非遗”的目的,反而随着“非遗”环境的人为重置,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消亡于无形。
稿源:荆楚网
作者:汪红光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