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暴雨,吸引了众多眼球,就在此时,新华网发表了《暴雨中闪光的“北京精神”》的微评,猛一看标题恰如暴雨后的空气,因富含臭氧而清新,仔细一看如鲠在喉。
什么是北京精神?本来就是青菜萝卜的事情,因为偌大的北京不是北京人的天下,还有众多的北漂和流动人口,因此硬要是凝练一个北京精神,其准确性和代表性就值得商榷,新华网这个标题微评,就吸足了眼球。
号称微评,通篇大量引用微博来阐述所谓的“北京精神”,仔细一看这些微博就是麟趾半爪的盲人摸象不说,选用的都是一些赞美之言,当然灾不否认难面前人类的善行是能够格外的得到体现,他们是出自肺腑的评价,但是如若我们还用这种选择性的摆拍的小儿科,来表述所谓博大精深的“北京精神”无疑是有失偏颇,因为微博不够支撑某些人心中如此宏大的课题。
北京的暴雨浇出的问题才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作为祖国心脏之地,她的一丝一毫都受到民众的关注,一场暴雨中体现出来的普通人的精神固然令人钦佩,比如环卫工人的表现,再比如派出所长的风采等等,这都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普通人的精神,也是值得发扬光大的社会精神,对他们的宣传固然重要和必须,可是面对灾难的存在的问题,媒体不去直击,在个时候抛出“闪光的北京精神”,无疑充满了人为的打光,虽然绚丽,但不能远射。
我们要以什么心态面对灾难,是我们能否在战胜灾难的前提,如果没有在灾难面前清醒的反省,陶醉于一些人为的关注焦点,无疑对帮助我们继续提高生活质量无益。面对突如其来的大暴雨,姑且不去考究是多少年一遇,但是其现实的问题和暴露的不足不与关注,矫情的所谓精神,就是转移视线,恐怕老百姓看过之后是摇头,我们已经习惯了太多的强加的精神,一些人总是害怕我们失去了分析能力,陶陶然然乐做教师爷,殊不知引来的是无声的嗤笑,而适得其反。
稿源:荆楚网
作者:肖勇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