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下午,武汉汉口一辆轿车与一辆板车发生刮擦。收破烂的板车师傅听到轿车车主说修车要花一两千元钱后跪在地上半小时求免赔。三名过路女子掏出一千多元钱表示愿意帮板车师傅赔偿被轿车司机拒绝。最终轿车司机愿认全责。(9月16日 荆楚网)
尽管让人心酸的“板车师傅下跪求免赔”事件最终以圆满结局落下帷幕,但类似这种弱势群体靠牺牲人格尊严维护生存权利的现象,却还在触痛着世人,让大家心情抑郁难平。记得2011年苏州高新区发生的“人跪狗”事件中,面对狗主人要么赔偿5000元要么给狗尸体下跪1小时的要求,面包车上两小伙赔不起钱,挨打后就选择了下跪;还有年初郑州拾荒老人三轮车刮蹭了小轿车事件,老人无力支付400元修车费向司机下跪恳求原谅等都引发了广泛争议。
其实这几起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点:弱势者面对无力承担的经济赔偿时都选择了牺牲自己的尊严。在现实社会里,诸如此类的用丧失尊严来维护自己生存权利的事情并不罕见,尤其是弱者。这不能不让我们去反思:谁来为弱者撑起尊严?难道经济社会里金钱可以成为支配一切的处事准则?人们之间就不再有人情冷暖?
我们不反对市场经济里的货币化补偿和等价交换原则,但关键是当人格尊严参与了其中,未免过于太沉重了。特别是作为时代公民,缺少了起码的理智和同情,或不依不饶对弱势者锱铢必较时,真的让人很心痛。不管是“人跪狗”中的小伙子,郑州刮蹭了小轿车的拾荒老人,还是这次武汉事件中收破烂的板车师傅,作为弱势群体,人类最尊严的下跪何以变得如此廉价?值得全社会去反思!
在笔者看来,一个真正、文明进步的社会,绝不仅仅是在物质上丰富的社会,而是一个人们之间懂得相互尊重和包容的社会,是一个法律和制度为公众尤其是弱者撑起赖以依靠的坚强后盾的社会,此类事件折射出的恐怕已不仅是社会道德层面的问题,更有诸多社会的深层因素需要探讨。
稿源:荆楚网
作者:赵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