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着城管制服执法,晚上则换上便装摆摊,武汉一名城管执法队员引起全国网友关注。16日,武汉城管官方微博回应此事,称当事人是一名优秀城管执法队员;洪山城管人士则称:“摆摊”实为卧底,目的在于“换位思考”。(6月17日《楚天都市报》)
这回城管面对质疑没摆出“临时工”的说法,却变成了“摆摊为卧底”,目的为了换位思考。但是,从同一日的当地媒体报道看来,却能找出“卧底城管”一说,为何遭受质疑的原因。
《武汉晚报》的报道说,当事城管队员是共产党员,其家境不错,又是家里的独生子,不太可能会因为赚一点钱而去占道摆摊。《武汉晨报》的报道说,洪山区城管局新闻宣传负责人表示目前人员身份已经核实,并且上报给武汉市城管委,武汉市城管委将公布调查结果及处理决定。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武汉城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之前的说法与后面的“卧底城管”不太一致,仿佛是要冲着处理城管队员私自摆摊“不务正业”的处理而去,但不知道最后怎么却成了“摆摊卧底”,换位思考了?
“卧底”加“换位思考”恐怕是给这位正式城管队员最好的调查结论。但是,既然“摆摊卧底”的目的是为了体验摊贩生活,那就得有“人性化”的关爱措施和管理举措。其实,就算不“卧底”,摊贩的生活现状,经常与他们打交道的城管队员多少有些了解,不是生活所迫,没有多少人会与城管打“游击”,而城管的“一阵风”式的管理根本难以奏效。如果“卧底城管”一说成立,所谓的“换位思考”之后得出的管理举措会是什么?是否能带来真正有效的与摊贩沟通的办法?如果“卧底城管”一说不成立,那么武汉城管的这种说法又是为了掩盖什么?如果是为了掩盖就大可不必,城管队员如果真的生活压力所迫,恐怕最理解他们的还是摊贩,因为他们有着很深的体会。
“卧底城管”听上去挺美,但是却难以让人信服。事实的真相才最具有说服力,我们更想听到当事城管队员自己的说法,如果不是“卧底”,就算他的行为与其职位规定有冲突,但是,人总归会犯错,犯错至少有其原因。如果真的是“卧底”,但这种“换位思考”并不能为日后的管理带来改观,这恐怕会引起更多的质疑和猜测。
一则“城管白天执法,晚上摆摊”的新闻引发众多的说法和讨论,更加说明了城管执法与摊贩关系处理的棘手。论“干私活”现象,其它行业也存在,但很少听到“卧底”的说法,所以,“卧底”一说,之所以遭质疑,并不完全是这种说法新鲜,而是城管部门的执法威严和公信力一直很低,而城管部门该如何去正视自己,恐怕还需更多的真正的“换位思考”和人性化管理了。
稿源:荆楚网
作者:邓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