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银盛:考试进京,何其荒谬?

发布时间: 2013-10-16 08:28:12  来源: 荆楚网  作者:银盛  进入电子报

  日前,清华大学教授、城市规划专家文国玮在接受有关“城市化”采访时称:外来人口想要取得北京户口,应该经过考试,以保证进京人员素质(10月15日凤凰网)。
  按这位教授的说法,城市化就是要让高素质的人进入城市,而他眼中所谓的低素质的人,就应该留在农村。甚至这位教授还将“地沟油、小广告、无照摊贩、黑工厂、黑商户等人,以及翻栏杆、中国式过马路、随地大小便、赤膊行走、乱拥乱挤等行为,甚至违章建筑、成堆垃圾、脏水乱流,乃至挂号难、医疗乱象、医患矛盾”等问题都归罪于进城的农村人,其逻辑性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如此荒谬,难怪此言一出,网上一边倒地反对声音。
  首先,城市化的根本目的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而如果象这名教授所言,把“精英”筛选到城市,把“糟粕”留在农村,直白地说,就是以牺牲农村留守人员的幸福来实现城里人的幸福。这是极端的损人利已。我们讲推进城市化,正是让想通过来到城市居住的农村人,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和生活环境,使进城的农村人感到更加幸福和美好,从而让更多的人受益,而不是牺牲一部分人来保证另一部分人。城市化是文明的发展过程,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即使真的有必要只选“精英”进京,那么如何确定甄别,恐怕也非易事,至于这位授所言通过“考试”来判断,更是不靠谱。
  考试,只能测试一个人的文化程度,其人品、思想、技能、诚信、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等,根本无法准确测试。暂且不论目前最公平的高考还经常曝出作弊丑闻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落户考试公正的问题,仅从大学生实际就业普遍与本人所学专业脱钩这方面,就不应把一个人的“文化课”功底与实际能力画上等号。“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生活在农业社会、“全民务农”的春秋时期的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不知圣人眼中的“师”,在这位教授眼中是“精英”呢,还是“糟粕”,又如何通过所谓的考试考核,把这位“师”从“三人”中准确地甄别出来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事先设定的准入条件、考试、考核,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片面性和失真性,而用这种办法来判断一个人的素质是否适合生活在城市,更是荒谬至极。
  开放与包容,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源头活水。商代墓葬中保存有西亚特色的战车;“丝绸之路”将古代中国“丝国”和“瓷国”的称誉远播欧亚;明清两朝开放和“闭关锁国”政策下,国家盛衰的鲜明对比引发了后人深深的思索。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思想、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是促进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进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开放的城市在应对外来刺激和内部矛盾等方面更有主动性和灵活性。
  人口增加后出现的城市住房、交通、卫生、治安等问题,不应看成是外来人口给这个城市带来的“麻烦”,恰恰相反,这暴露了一个城市在管理上的不适应。城市的管理者,不应把“城市病”归罪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民,而应该透过“城市病”的表象,反思自身管理上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一个成熟的城市管理,应该是让“进来”的人乐于主动遵守城市原有的合理规则,并从“进来”的人身上看到、想到城市原有规则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而如果“进来”的人大肆破坏原有的规则,要么是原有规则不合理,要么是城市管理乏力。
  城市化的进程不要抵挡。如何做到“以人为本”,是考量城市管理者的一道难题。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理应负起为政府出谋划策的责任,但任何谋策,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利益来保证另一部分人利益,那不是城市化,是损人利已。
  稿源:荆楚网
  作者:银盛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杨虹磊)
关键词:银盛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