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区丽都公园北边,一处绿化带内分布的废弃地下管道成为了一些外地来京人员的住所。67岁的老人全友芝称,住在地下管道已近20年,每天靠捡瓶子维持生活。这期间,还有其他人也将地下管道寻做住处,最多的时候曾有10人住在此地。
随着媒体的报道,一个常年居住在井下的特殊群体,走入了公众视线。“井下10年,为了孩子,我觉得值” ,“像我这样的人,跟要饭的差不多,尊严在我身上谈不上”……这些“穴居者”的内心表达,让闻者心酸。
大概自余华的《活着》问世以来,这个世间最简单也最错综复杂的词语就被赋予一种特殊的力量,而“井居”一族恰恰就是不计其数的“活”法之一,他们的存在也充分证明了即使在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国家里,仍然有着生活困窘的人群。
如何不放弃改善他们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一个政府保障民生的标尺。在现代文明的国度里,理性的制度不应该让任何人的基本生活依靠渺茫的“幸运”。如何让他们住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社会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关注或许未必能彻底扭转他们的命运,但关注毕竟给改变创造可能。实际上,没有外界的关注和帮助,他们命运的改变是极其缓慢的,有的人已经住了十几二十年,还是不能走“向”地面。如果继续选择无视,他们还将在危机四伏的井下穴居至何时?
有些舆论埋怨“封井”致使“井居者”无家可归,究其实质,无论是对执法者的批评还是对媒体的苛责,皆因他们未能切实解决问题。面对“井居”一族,尚没有配套的社会救助跟进,虽有民政部门表示将提供救助,但考虑到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民政部门应急性的救助未必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去了救助站,一家就没吃喝”的说法看似耸人听闻,实则反映了“井居”一族的困境。事实上,不仅民政部门临时性的救助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甚至连稳定的低保也无济于事。对他们来说,接受民政部门的救助反而可能“断送前程”,他们更需要的是稳定的工作和价格相对低廉甚至免费的住所。
从长远来看,更好的社会政策才是最好的救助手段。这些井下穴居者,是把社会最底层人所面临的困苦,以更集中、更极端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这些因素纠缠叠加,成了他们不堪承受之重。其中有哪些是可以通过完善社会政策而改变的,值得探究。
井下穴居,寻求一方立足之地,其悲惨情形固不多见,但何尝不是养老难、就业难、进城务工者权利保障难等社会问题的一种折射。从这个角度说,关注“井底人”和类似群体的生存与命运,也是在挖掘那些隐藏的问题,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进而增进城市的包容与和谐。
如何在高不可攀的楼市里让“井居者”们有一个体面又安心的住处,这给目前的住房保障提出了新要求。一个社会制度从不健全到健全,正是在解决一个个漏洞的基础上实现的。
寒冬来临,如何有效救济各类边缘群体,使他们免于冻馁,得到基本生活保障,是摆在城市管理者乃至全社会面前的一个良心课题、责任课题。
稿源:荆楚网
作者:乔雨田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