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早期教育。随之而来的各类早教机构——远渡重洋的外来机构、符合民情的本土机构,宣传各自不同的优势,以求家长青睐。不过,这动辄一二百元仅仅一个小时的陪孩子玩的课程,让不少家长直呼承受不起。(《长春晚报》12月10日)
个别父母们对孩子的早教是不惜血本、一掷千金,部分早教机构正是瞅准了一些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利用家长“价格越贵作用越大”的心态,祭出“高价”的营销策略。家长为了让孩子能从一开始便接受“优质教育”,于是不计成本地报名。
高价早教真有那么神奇?国内媒体早就做过相关调查:从师资上看,我国目前只有育婴师这个国家职业资格证,市场上的培训老师一般只有幼师资格证或教师资格证;从专业研究上看,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大多关注3—6岁的幼儿教育,鲜有设立0—3岁的亲子教育专业。这种准入门槛低的早教班,其效果如何还真得画个问号。
老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周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磨刀”阶段。“磨”的是意志品格,“磨”个性习惯,“磨”身体强壮和心理健康,“磨”人生的基本功,这些都“磨”好了,等到接触书本知识时,不用家长操心,孩子自然出色。
人生之路,不是百米短跑,而是漫漫长路。火急火燎地让孩子用稚嫩身心扛起重重的行李早早出发,只为了“不输在起跑线”,实在有些短视。个别“土豪”父母财力雄厚,完全有能力负担所谓的高价,本也无可厚非。但是,钱可以乱花,孩子的培养则不能乱来。
著名儿童发展问题专家迈克·内格尔曾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众多人体试验结果显示,除非是生活在极度与外界隔绝、极度贫困家庭中的孩子,日常与家人的互动和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已经足以促成儿童健康、全面的身心发展。在过分强调针对某一特定大脑区域的强化刺激的时候,反而可能导致“神经挤迫”现象,意指大部分尚未分化、对青春期和成年期的创造力意义重大的大脑功能区域,在儿童期因为其他区域的侵占而萎缩——在起跑线上超前了几步,可能要在整个人生之路上付出代价。
无论是内格尔的研究,还是国内媒体的报道,也许都是一家之言。但至少,希望这些声音能让家长们在为孩子的早教豪爽投入前,稍微犹豫那么一下:高价早教,真的是您送给孩子的好礼物吗?
稿源:荆楚网
作者:乔雨田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