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薛家明:“暴雨城伤”何以“附体”深圳?

发布时间: 2014-05-13 09:49:52  来源: 荆楚网  作者:薛家明  进入电子报

  11日,2008年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雨袭击深圳,这座年轻的现代都市在30多年的时间里,陆续修建了13700多公里的下水道,却依然在暴雨面前不堪一击。初步统计显示,暴雨中当地150处道路积水,20处片区发生内涝,5000多辆公交车无法正常运营,约2000辆汽车被淹。据介绍,深圳大部分的排水管道是按照1年1遇来建设的。(5月12日新华网)
  道路积水、航班停运、列车延误、汽车损毁,中国最年轻、最开放的城市,竟然在“雨打风吹”之后一地鸡毛,令人唏嘘。更让人无语的是,深圳上演暴雨袭城,已不是头一遭,仅在2013年,深圳就多次“雨后看海”,而且伴生地陷等次生灾害,造成6人死亡、多人受伤。我们在努力抚平大雨创伤的同时,更该反思,“暴雨城伤”何以附体深圳?
  表面看,深圳在大雨下哭,都是标准落后惹的祸。目前,深圳大部分的排水管道是按照1年1遇来建设的。一年一遇的标准,仅能防御每小时为50毫米的降雨强度,如何能抵挡五年,甚至十年一遇的瓢泼大雨?标准落伍,即使铺设再长的下水道,也都是“看天吃饭”的样子货,遇到老天不给力,比如深圳2008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雨,岂能不“受伤”?
  诚然,由于历史原因,每个城市都曾经,或多或少的仍照搬苏联的“老套路”,但用“苏联标准”为“暴雨城伤”挡枪却有点牵强。以深圳为例,建于80年代的老城,发生内涝,尚情有可原。90年代以后发展的新城,照样变成泽国,怎么好意思和前苏联“碰瓷”?说到底,标准落后是因为思维麻木。深圳身处亚热带且濒临海洋,本就多雨,市政工程为何始终保持“一根筋”?标准也该与时俱进,中国最创新的城市不该外人教!
  事实上,即使标准落后,如果预防超前,暴雨也难让城伤。想想看,如果有关部门“前戏”作到位,在低洼地区,挂上警示牌,提前疏通下水管道,甚至预置水泵等排水设备,怎么可能还会“水漫金山”?其实,今年开始实施的《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已经把城市排水管理的应急之策、治本之路都描述的非常清晰,可遗憾的是除了埋怨前苏联,公众并未看到其它有力的举措。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如果只是片面追求高楼大厦的光鲜,而不重视城市良心,就会有血的代价。我们不该忘记,近年来被雨后井盖,吞噬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也许此次“暴雨城伤”,只是一次警告。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你能听懂么?
  稿源:荆楚网
  作者:薛家明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徐芳)
关键词:暴雨;深圳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