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两起记者因采访被围殴致伤事件再度成为网络热点。一起是中新网报道的《湖北某报记者采访遭遇暴打,警方纪委介入调查 》,讲的是18日中午,湖北一都市报记者暗访当地村官为儿子大摆庆生宴遭群殴,后被送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经检查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右手疑似骨折;武汉警方已介入调查。
另一起是人民网报道的《采访地沟油遭殴,被访企业为金龙鱼供应商》,讲的是人民网记者赶赴石家庄市深泽县,对此前关于地沟油报道的回访。拟对鑫海油脂进行公开采访,但未能进入厂区。记者在厂区外采访时,从厂内冲出4名身份不明的男子,对记者进行殴打。
这是近期的两起记者因采访受到的伤害事件,但类似事件并不鲜见,时间可以追溯得相对远一点:2014年5月14日,成都商报报道的《记者采访被打骨折,工地:不要拍,这是你的地盘吗》;2013年1月11日,京华时报道的《央视记者采访被打伤,造纸厂违规生产并排污汨罗江》;2013年9月11日,羊城晚报报道的《广州两记者采访违法建筑问题时遭暴打,村社长带头打人》……
记者被打事件层出不穷,屡见不鲜,而且今后或仍会继续上演。那么,谁来保障正义记者人身安全?这让人不得不深思的话题。
记者的出发点是为挖掘事实真相,维护老百姓反映热点焦点问题,加强舆论监督。他们这样一个群体,不仅在追逐此类事件的报道上,在“三贴近”的鲜活新闻报道上,许多记者所体现出的爱岗敬业精神是令人钦佩的,国民大量的资讯从媒体获知,理当为这样一个默默奉献的群体点赞,为记者行正义之事点赞,同时对不良行为表示愤慨。然而记者屡陷被打困境,不仅让人同情,更让人无限担忧。
行正义之事必然会遭遇邪恶抗衡,会波及到人身安全。公众一方面为记者今后的采访堪忧。一则新闻只有深度的报道,才会受到读者青睐,才会引起读者共鸣,才会被市场需求、被人们所认可;但与此同时,记者遭遇暴力正常采访受阻,这一块好像至今没有法律来保障。记者们只能碰运气,靠巧妙灵活一点得到一手采访资料,然而长期靠碰运气并不靠谱。
违纪违规者自然是怕媒体曝光的,诸多事例证明,违纪违规的责任人经媒体曝光后受到组织处分的不计其数。舆论监督正是媒体人的职责所在,对一些负面的或者违纪违规事件调查、报道,符合媒体的工作要求,也为执法部门提供了重要依据。
有人会问,那些踩红线的贪腐分子自然有职能部门去执法、去处理,记者何必多管闲事呢?
事实证明,执法部门工作性质上的不同,了解线索渠道相对狭窄,还可能受到一些程序上制约,在时间上的把握不那么精准。记者发挥舆论监督时效性相对较强,发挥空间较大,刚好填补执法部门线索来源死角。在这里,我们呼唤职能部门在监督和处理上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希望能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来保障记者的采访权益和人身安全。
今后类式的采访还要不要继续?显而易见,有阻力就放弃,显然不是良知记者的职业风范。各种采访还得继续,记者对自身安全还得时刻且行且提防。
社会上有人对记者存有误解,那些搞敲诈勒索的假记者和有偿服务的记者行为的确令人发指,有“一颗老鼠屎坏一锅粥”之说,也不乏有人谈到“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然而这些现象毕竟是少数,是个案。
今年中宣部等九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决定从2014年3月底开始,在全国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这些铁的手腕对整治行业内部不正之风有力地进行了抨击,给不良记者当头一棒。
但同时,我们也希望出台更多措施,为正义记者的正常采访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法律保障,否则今天遭遇人身威胁的可能是张记者李记者,下一个又会是谁呢?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采访环境,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才是对这一职业的最好尊重和保护。
稿源:荆楚网
作者:胡慧敏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