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陕西面皮为啥还需要政府培训发证?办一个二级资质木工作业分包公司到底有多难?‘挂证族’的出现反映出创业者哪些无奈?”在6月15日举行的第五届中国行政改革论坛上,江苏省宿迁市副市长沈海斌一口气抛出3个问题,这也是他们在行政体制改革中遇到的困惑与无奈。(据6月16日《中国青年报》)
沈市长的发问估计会让很多人惊诧,原来卖面皮也是需要有“证”的!事实上,按照相关规定,不只是面皮,还有肉夹馍等其他小吃,都是需要“持证上岗”的。这些闻所未闻的各种资格资质认证让人看来头皮发麻,难怪有人要感慨“创业难于上青天”了。
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规定,我国实行就业准入制度,也就是“持证上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规定,卖面皮、肉夹馍等小吃的师傅属于“餐饮服务人员”, 具体来说,应当叫做“中餐烹饪人员”。根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包括中餐烹饪人员在内的90个工种都属于就业准入制度的适用范围。虽然绕了一大圈,但终于还是弄明白了,卖面皮真是需要持证上岗的,“政府培训发证”看来也是有据可循的。但是,在对卖面皮的师傅“肃然起敬”的同时,笔者也不由地产生了疑问,有多少面皮师傅是有证的呢?那些没有证的师傅不也照样在从事这个行当吗?到底是政府对政策的落实不够严格,还是说这样的制度已经“脱离实际”,所以才被“事实上架空”了呢?
就业准入制度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对那些技术复杂、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的职业、工种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切身利益和安全。但是,如果政府设置了诸多行政壁垒和管控事项,反而会成为公民就业的障碍。尤其对于创业者来说,“一个证难倒英雄汉”绝不是个玩笑,不然为何会有那么多的“挂证族”呢?所以说,如此巨细靡遗的“办证权”一方面会让政府疲于应对,浪费行政资源,另一方面,也人为提高了创业的成本,束缚了市场活力,同时,还滋生了“办证”背后的寻租行为和违法行为。
今年6月,李克强总理就曾调侃过一些“莫名其妙”的资格证,国务院常务会议也进一步确定了简政放权的具体措施,其中就包括“减少部分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先期取消一批准入类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可见,与其吃力不讨好,倒不如将守了十几二十年的“陈词老调”舍弃。希望宿迁的“反思”能够带动更多的地方动起来,将中央简政放权的政策落实下去,彻底打破制度的坚冰,给“面皮”一个春天。
稿源:荆楚网
作者:恣晗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